刚收获的油菜籽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从收获成熟到生理成熟的过 程。 种子在收获或者脱离植株后仍然进行上述生理代谢过程, 称之 252第五章 油菜收获贮藏技术 为后熟作用。 由于油菜在八成熟时收获, 为促进部分未完全成熟的 角果的后熟, 应将收获后的油菜及时堆垛后熟。 后熟作用能提高油 菜籽的千粒重, 改善油菜籽品质, 提高油菜籽的出油率, 据调查, 八成熟的油菜收后, 直接晾晒的比堆垛后熟的产量降低 4.9%~ 6.3%, 含油量降低1.3%~2.1%。 而且完成后熟期的油菜种子内 的酶可转变为结合的休眠状态, 从而有利于油菜籽安全贮藏。 同 时, 后熟作用还有利于油脂制取及油脂精炼操作。 如后熟作用使得 蒸炒操作方便, 制取的毛菜油色泽淡、 酸价低, 脱磷操作顺利。 未 经后熟或后熟不完全的油菜籽发芽率低、 呼吸强度高、 耐贮藏性能 差, 制取的毛菜油脱磷操作困难或磷脂脱除不尽, 使制油加工困 难等。 油菜收获后堆垛与否, 与成熟度和生产习惯、 气候条件有关。 将收获的油菜随即叠堆或上堆7天左右, 即可使种子在母体上完成 后熟过程。 为保证后熟作用完全, 应采取正确的堆垛方法。 若直接 散放田间晾晒, 角果皮将会迅速失水变干, 茎秆和角果皮中的营养 物质不能再向籽粒运输, 不利于后熟, 角果秕粒增多, 可降低产量 和品质。 堆垛的方法有圆柱形、 方形等, 无论选择哪种垛形, 都要选择 在地势较高、 不积水的地方。 为避免垛下积水, 应在垛下垫以捆好 的角果向上的油菜捆或废木料等, 以利于排水、 防潮和防止菜籽霉 变。 捆好的油菜应交错上堆, 堆心不能过实, 以利于通气散热, 堆 放时, 应把角果放在垛内, 茎秆朝垛外, 以利于后熟。 堆顶用稻草 或薄膜覆盖, 防止雨水浸入, 堆垛后注意检查垛内温度, 防止高温 高湿导致菜籽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