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 一般比露地栽培增产30%~70%, 有的 地方成倍增加。 我国许多山区, 或是气候冷凉、 无霜期短、 有效积 温在1800~2400℃ 的地区, 或为躲避某些自然灾害, 如伏旱, 使 玉米提早成熟, 采用地膜覆盖玉米, 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并扩大了 玉米种植范围。 地膜覆盖技术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温保温 玉米采用地膜覆盖可使土壤蓄积更多的太阳 能, 提高土壤温度, 提早播种, 促进作物发育。 地膜增温的原因是 由于地膜阻隔作用, 使膜内的二氧化碳增多和水蒸气不易散失。 因 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1倍, 温度升高3℃; 每蒸发1毫米水分, 温度下降1℃, 汽化热损失极少, 温度下降缓慢。 覆膜玉米比露地 玉米全生育期约增加有效积温300~400℃。 覆膜栽培热量效应有 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生育前期增温多, 中期增温少, 后期增温有所 回升; 二是晴天增温多, 阴雨天增温少, 冷空气来临气温骤降时, 增温效果明显; 三是膜内温度比较稳定, 昼夜温差较小; 四是增温 效应随土壤耕层深度逐渐减弱。 (2) 保湿防旱 地膜覆盖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 防止水土流 失。 覆膜有良好的保墒、 提墒以及稳定土壤水分的作用。 地膜玉米 地的整地要求上虚下实, 保持毛细管上下畅通, 土壤深层水可以源 源上升到地表。 盖膜后, 土壤与大气隔开, 使蒸发的水分阻隔在膜 内, 夜间遇冷气凝结成细小的水珠进入土壤, 使耕作层土壤水分 提高。 (3)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地膜覆盖使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 养 分分解加快。 水分含量较为稳定, 土壤微生物含量显著增加, 从而 加速土壤有机质矿化分解, 使土壤中速效氮、 磷、 钾显著增加。 据 报道, 覆 膜 土 壤 比 露 地 土 壤 各 类 微 生 物 种 群 增 加, 细 菌 数 量 多 26第二章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82%~140%, 放 线 菌 数 量 多 70%~125%, 硝 化 细 菌 多 40%~ 57%, 自生固氮菌数量多4%~8%。 由于玉米发育进程快, 消耗 养分多, 往往出现后期速效性养分降低的现象, 应采取增施土壤肥 料、 及时追肥等综合措施, 防止后期脱肥, 造成早衰减产。 (4) 改变病虫害发生规律, 因此, 防治措施相应改变。 (5) 利于防止土壤返盐, 提高出苗率, 促进幼苗生长。 (6) 改善近地光照条件 通常由于植株叶片互相遮阴, 下部叶 片比上部叶片光照条件差。 覆膜以后, 由于地膜和膜下的水珠反射 作用, 使漏射到地面上的阳光反射到近地的空间, 增加基部叶片的 光合作用, 提高光合强度和光能利用率, 反光膜效果更佳。 (7) 提早成熟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可使玉米早出苗5~7天, 早抽雄10天左右, 早成熟10~15天。 这样既可以利用有限的生长 季节, 又可以避开不利因素的影响。 (8) 提高产量 由于地膜覆盖协调了土壤中的水、 气、 热的关 系, 促进了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 因而地上部生长健壮, 同时可改 善玉米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