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春玉米移栽地膜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2024-09-30 05:00 作者:李先生  

春玉米移栽地膜栽培 (彩图1) 就是实行薄膜拱棚营养钵育 苗、 地膜覆盖移栽的方法。 它是针对玉米苗前期冻害、 渍害两大气 候性灾害, 克服地膜单项栽培早播出苗率低、 不易壮苗的现象而组 装配套形成的春玉米壮苗早发新技术体系。 使玉米播种基本不受天 气条件影响, 争取早苗、 全苗和壮齐苗。 (1) 选用良种 移栽地膜栽培, 可选用晚熟类型玉米杂交种。 实施玉米双季栽培或单项地膜覆盖栽培, 应选用中熟玉米杂交种。 中晚熟种株型紧凑, 透光性好, 茎秆粗壮、 抗倒能力强, 穗大粒 多, 单株生产力高, 增产潜力大, 生育期适中, 采取移栽地膜栽 培, 一般在7月中旬前后成熟, 对后茬玉米等作用影响不大。 (2) 培育壮苗 在原有单膜棚架育苗的基础上, 于床面上加盖 一层地膜。 双膜育苗增温显著, 比单膜增2~3℃, 且能够加快苗 床内土壤水分循环速度, 促使种子吸水均匀, 从而出苗整齐健壮。 培育出的早壮苗可适期移栽, 充分发挥早苗早发优势。 ① 培肥苗床 实行肥床育苗, 并按比例留足苗床, 钵径5厘 米育苗的, 苗床与大田面积的比例为1∶20; 钵径7厘米以上大钵 育苗的, 苗床与大田面积的比例为1∶(10~15)。 早春要及时翻耕 16第二章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床土。 制钵前, 清除苗床杂草, 作畦宽1.5米、 长4.5米标准床。 用人畜粪300~400千克、 磷肥3千克、 碳酸氢铵1.5~2千克、 钾 肥0.5千克培肥制成营养土。 再加入惠满丰液肥150毫升, 掺和均 匀。 每亩制钵4800~5000个。 ② 适时播种 育苗播种适期为3月中旬, 苗期15~20天, 叶 龄2.5~3.5叶时, 于4月初移栽到大田地膜上。 苗床浇足底墒水, 每钵播大粒种子1~2粒, 及时覆盖湿润细土1.5~2厘米。 平铺地 膜, 再拱棚覆膜, 四周盖严, 保温保湿促生长。 ③ 苗期管理 齐苗后揭去平铺地膜。 灵活补水, 床面发白时 及时浇水。 高温中午及时通风降温。 1叶1 心期逐步揭拱棚膜炼 苗, 一般3天左右。 栽植前1天, 用活力素对水喷苗, 增强玉米抗 性, 培育出健壮抗性强的早壮苗。 (3) 施足基肥 玉米苗移栽前10天, 要施足大田基肥。 玉米 一生每亩需施腐熟厩肥2000~4400千克, 纯氮20~25千克, 五氧 化二磷10~15千克, 氧化钾15千克, 硫酸锌1~1.5千克。 地膜 玉米追肥较难, 前期生长快, 需肥量大, 应增加基肥施用比例。 氮 肥的50%, 磷、 钾、 锌肥全部作基肥。 精整床面时, 均匀施于地 膜下。 覆膜前, 足墒亩用40%莠去津胶悬液150克, 加72%异丙 甲草胺乳油100~150毫升, 对水50千克均匀喷雾于地表, 能够有 效地抑制整个玉米生长期田间杂草。 (4) 及时移栽 本地区气温稳定超过12℃, 玉米苗2叶1心 时即可离床移栽。 移栽要及时, 成活率高, 防止移栽过迟, 影响玉 米苗素质和栽后成苗。 一般高产田每亩 4500 株左右, 超高产 田 5000~5500株。 采取大小行种植, 大行 80 厘米, 小行 40 厘米。 用制钵器在地膜上开穴, 再将营养钵苗移栽到穴中。 要带肥带水移 栽, 栽后用湿润细土盖严定植穴。 玉米栽植后, 及时开挖田间套 沟, 保证 田 间 沟 系 畅 通, 能 灌 能 排, 日 降 雨 200 毫 米, 田 间 无 积水。 (5) 追肥浇水 在拔节前后, 加强苗期观察, 出现叶色变浅的 情况要及早追肥。 玉米6叶展开时, 追施拔节肥, 氮肥占总氮肥量 15%。 重施穗肥, 在玉米10~11叶时展开, 大喇叭口期亩追施肥 17玉米优质高产问答 占总氮肥量的 35%, 促使雌穗小花分化和籽粒形成, 并浇足水, 满足玉米生长对肥水需要, 使穗粒重同步增长。 大喇叭口期以后的一段时间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 此期玉米日 耗水量每亩达5吨以上, 有条件的, 一定要灌足一次水, 增加结实 率和粒重。 (6) 防治病虫害 移栽地膜玉米, 由于改变了土壤环境条件, 地下害虫活动早, 为害比较重, 应及时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鸭脚木几度会冻死 下一篇:鸭掌木掉叶子什么原因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