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怎样栽培菜用玉米笋?

2024-09-30 04:39 作者:李先生  

(1) 品种选择 笋玉米的生产不同于一般普通玉米的生产, 它 是以采收笋玉米为主要目的。 选用笋玉米品种时要考虑品种的多穗 性, 一般而言, 多穗型品种产笋量高, 优质笋率高, 每株结笋2~ 58第二章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支以上者为理想品种。 此外, 还应具有早熟、 耐密植、 笋形细 长、 色泽金黄、 产量高、 抗病、 笋穗花丝少而集中、 品质优良、 持 嫩期长、 苞叶少、 笋头匀等特点。 (2) 适期播种 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 一般春播3 月上中旬播种, 秋播在8月上中旬。 也可据市场需求, 采用覆膜、 育苗、 品种搭配等措施提前、 分期播种。 专用笋玉米的种植应强调 分期播种, 每隔10天播一期。 (3) 精细育苗 整平整细育苗畦, 畦宽80 厘米, 沟宽30 厘 米, 深30厘米, 每平方米撒施复合肥0.2千克, 另取稀田泥将其 捏成汤圆状 (直径2厘米左右) 排放好, 不留间隙, 然后用手指在 每个泥丸上按一小穴, 注意不能过深, 稍干后每穴播1粒种子 (不 用浸种), 上面盖一层薄泥沙, 避免种子外露。 用喷桶或喷壶淋湿 畦面, 第一次淋湿些, 以后保持畦面湿润, 播后用干净的秸秆覆 盖, 当芽刚露尖时, 立即把秸秆轻轻撤去, 移栽前2天施 “送嫁” 肥, 用稀尿液喷洒。 当幼苗2叶1心时即可移栽。 (4) 施足基肥 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 犁翻耙平, 精细 作畦。 整地规格为畦面宽110厘米, 畦高30厘米, 沟宽25厘米。 (5) 适当密植 株行距 30 厘米 ×30 厘米, 每畦 3 行, 亩种 5000株, 种植穴规格为15厘米×15厘米, 移栽前在每个穴内施入 20千克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与土充分拌匀, 边种边淋足定根水。 (6) 田间管理 ① 科学施肥 施肥原则是及时施小苗肥, 重施拔节肥和穗肥, 适当根外追肥。 每次施肥后结合培土防倒伏, 注意不能把肥料散落 至叶面或喇叭口内, 以免烧苗。 定植后3~4天施小苗肥, 亩用尿 素5千克冲水淋施或埋于株侧10厘米处; 8~9叶期施拔节肥, 亩 用尿素15千克、 氯化钾20千克埋于株间地里; 大喇叭口至抽雄前 7天施穗肥, 亩用尿素30千克、 氯化钾10千克埋于行间地里; 移 栽后5天和玉米笋采收前5天进行根外追肥, 各喷1次1000倍液 的绿芬威2号或磷酸二氢钾。 ② 合理灌水 笋玉米既喜湿又怕积水, 一般要求保持土壤湿 润即可, 拔节到抽雄期是玉米笋生长最旺的时期, 此期需水量很 59玉米优质高产问答 大, 干旱时要灌跑马水, 遇大雨时要及时排除积水。 ③ 及时去雄 雄花刚从植株顶端抽出即用徒手办法进行全面 去雄。 否则影响鲜笋的内在质量和产量。 (7) 防治病虫害 播种后按每10平方米施50克3%辛硫磷颗 粒剂防治地下害虫。 拔节至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玉米笋茎 叶含糖分较高, 易受蚜虫危害, 病害主要有纹枯病, 大、 小叶斑 病, 应及时防治。 为了保证鲜笋质量, 采笋前 15 天不宜用化 学 农药。 (8) 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和掌握采收技术是保证鲜笋质量和提 高产量的关键一环。 玉米笋的最佳采收期为生长锥伸长末期至小穗 分化期, 此时玉米笋饱满粗壮, 鲜嫩清甜, 营养丰富, 用小刀轻轻 在穗柄处割下, 一般每株可分批采收2~3个玉米笋。 采收时雌穗 柄留2~3节, 主穗采后穗柄两旁会发出两个侧笋。 第一个笋采收 时间可在第一苞穗花丝露出苞叶的第二天采收。 第2~4个笋及侧 笋应在其花丝露出苞叶的当天采收。 但必须根据笋茎的粗细、 长 短, 灵活掌握。 保证笋横茎≤1.8厘米、 长度5.5~12厘米。 (9) 剥笋 玉米笋采收后, 先撕开玉米笋上部苞叶, 再将一侧 的苞叶撕至基部, 露出玉米笋上半部分, 将此一侧朝上, 拿在左 手, 手指掐在玉米笋基部, 中指掐在玉米穗下方的穗柄以下处, 食 指掐在玉米笋下方的玉米笋中下部, 拇指掐在玉米穗上方玉米笋与 穗柄的连接处, 适当用力一扭, 玉米笋即自行在基部折断。 之后再 摘除玉米花丝, 完成剥笋过程。 玉米笋剥好后应暂时存放在阴凉低 温处, 用塑料包装防止失去水分, 用包括装箱运至加工厂。 采收后 的玉米笋必须随收随运, 及时加工, 避免笋支失水老化。 第六节 爆裂玉米栽培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梧桐和法国梧桐的区别 下一篇:水培七叶莲养殖注意事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