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播种季节 黑玉米适宜我国大部分玉米种植区种植。 春、 夏播均可, 一般自3月下旬开始播种, 到6月中旬错期播种。 3月 55玉米优质高产问答 下旬至4月上旬, 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以后可每隔15~20天为 一个周期, 最迟播种期不超过6月15日。 栽培方法简单, 经济效 益可观。 (2) 品种选择 根据气候特点与预计的上市时间、 本地加工能 力、 市场需求, 选择适宜的品种, 每亩用种子2.5~3千克。 (3) 隔离种植 黑玉米与普通玉米必须隔离种植, 以免串粉, 影响品质和着色。 有两种隔离方式: 一是时间隔离法, 即在播种黑 玉米前后20天不播种其他品种玉米, 以错开玉米开花授粉时间; 二是距离隔离法, 即在种植黑玉米的田块周围350~400米范围内 不种植其他玉米。 (4) 整土施肥 黑玉米适合各类土壤种植, 早春种植需要覆盖 地膜, 以利提高地温, 促其正常生长。 夏季因处于多雨季节, 种植 地块应注意挖好排水沟。 由于现在土壤肥力多氮、 缺磷、 贫钾, 在 施用
基肥上应补磷、 增钾、 稳氮。 因黑玉米生育期较短, 株形矮 小, 个体发育很快, 适合于一次性施足
基肥, 要求每亩施磷酸二铵 50千克、
硫酸钾25千克、 全元素
复合肥10千克或
尿素20千克、 过磷酸钙50千克。 (5) 精细播种 黑玉米发芽和拱土能力较弱, 故须在播种前7 天晒种。 为使出苗快而齐, 采用温汤浸种, 将种子按大小分开, 用 0.2%~0.4%
磷酸二氢钾溶液浸12小时, 捞出沥干水, 在30℃温 度下催芽, 待70%~8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 播种深度为4厘米。 地块要求肥力好, 酸碱适中, 排灌方便。 播种采取直接点播, 因黑 玉米株型较矮, 紧凑, 抗倒伏与抗逆性强, 播种时一定要加大密 度, 以每穴留双株, 大小行播种, 每亩播3500~4000穴为宜, 适 宜的株 (穴) 行距是25厘米× (50~90) 厘米, 如等行距种植, 适宜的株 (穴) 行距是 (22~25) 厘米× (50~75) 厘米。 地膜覆 盖栽培的, 要依种植的行距大小选择合适的地膜, 于播种后即行覆 盖地膜, 覆盖地膜要拉直, 拉平, 中间和四周用土块和土压盖结 实, 以防风刮起地膜, 失去盖膜的作用, 以后, 经常检查地膜, 若 发现掀边、 破损, 要立即盖好。 (6) 田间管理 56第二章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① 间苗定苗 苗期管理的关键是保苗全、 苗齐、 苗匀、 苗壮。 对于一些拱不出地膜的幼苗, 要采取人工破膜, 帮助其拱出地膜。 有些缺苗断垄的黑玉米, 要进行查苗补种; 有些小苗、 弱苗要及时 间苗、 定苗。 间苗时间宜于2~3叶进行。 黑玉米长到3~4叶时, 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间苗和移苗补栽。 移苗时要带土, 栽后即浇 水。 5叶时每穴定苗1株, 结合追肥中耕除草, 苗期松土。 拔节期 至大喇叭口期培土, 以免倒伏。 ② 浇水管理 苗 期 土 壤 水 分 为 田 间 最 大 持 水 量 的 50% ~ 60%时, 可不灌水。 拔节后 土 壤 水 分 应 保 持 在 田 间 最 大 持 水 量 的70%。 地膜玉米早春足墒下种, 一般可到小喇叭口期依天气 情况, 确定浇水与否。 夏 季 播 种 的 玉 米, 一 般 半 月 左 右 浇 水 一 次, 应注意的是, 水 要 一 次 浇 足、 浇 透, 不 留 存 水, 尤 其 早 春 更应注意。 ③ 及时除蘖打杈 黑玉米多具分蘖、 分枝特性, 为保证果穗 产量和等级, 对于主茎产生的分蘖一律去除, 只留下主茎。 及早除 蘖打杈, 除蘖打杈时尽量避免损伤主茎及叶片。 ④ 追肥管理 有些缺肥苗, 要因时、 因苗、 因地追肥, 一般 用磷酸二铵15千克、
硫酸钾5千克。 一般分别在拔节期、 抽穗期、 扬花期和灌浆期各追肥1次。 ⑤ 人工授粉 由于黑玉米种植密度较大, 叶片互相荫蔽, 授 粉不良, 容易出现秃顶、 缺粒现象, 故应在抽穗扬花期进行1~2 次人工授粉。 宜在上午10~11时进行, 连续3~5天。 ⑥ 病虫害防治 黑玉米以鲜食为主, 对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 治法, 如轮作倒茬、 清除田间玉米秸秆、 杂草; 采用生物制剂苏云 金杆菌、 白僵菌、 井冈霉素等防治玉米大、 小斑病和纹枯病。 忌用 残留期长、 残留量大的
农药。 上市前20天停止用药。 (7) 适时采收 黑玉米在果穗吐丝后22~28天含糖量最高, 皮最薄, 最适宜采收供鲜食。 过早或过晚收获均会影响其品质和口 味。 加工出售时宜采用水蒸气蒸熟, 切勿水煮, 以免黑玉米品质下 降。 黑玉米比普通玉米和甜玉米的适采期和耐储性好得多, 采收2 天再食用口味不变。 57玉米优质高产问答 第五节 玉米笋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