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边草,中药名。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蕨PteriscreticaL.var.nervosa(Thunb.)ChingetS.H.Wu[P.nervosaThunb.]的全草。分布于华中、西南及浙江、福建、江西、陕西、台湾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止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泄泻痢疾,黄疸,淋证,水肿,各种出血,跌打肿痛,疮痈,水火烫伤。
功能
清热利湿,止血消肿。
主治
用于泄泻痢疾,黄疸,淋证,水肿,各种出血,跌打肿痛,疮痈,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研末撒;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相关论述
1、《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止血生肌。主治咳嗽,淋浊,痢疾,水火烫伤。”
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
相关配伍
1、治湿热泻痢:凤尾草60-90g,水煎服;或凤尾草30g,铁苋菜,地锦草(红斑鸠窝)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2、治黄疸型肝炎:凤尾草60g,虎杖15g,蔊菜(干油菜)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3、治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凤尾草15-30g。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4、治汤火伤:(大叶井口边草)全草研细末,撒伤处。(《湖南药物志》)5.治毒蛇及疯犬咬伤:新鲜凤尾草全草,捣成泥膏,敷贴伤处,可消肿止痛。(《陕西草药》)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洗净,切段,晒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