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果品贮藏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果品的种类、 品种、 成熟度、 温度、 湿度、 气体成分(氧、 二氧化碳、 乙烯等)、 机械损伤等。 果品的种类不同, 耐贮性和抗病性不同。 即使是同一种类, 品 种不同, 耐贮性和抗病性也有很大差异。 单从熟性来讲, 一般早熟 品种不太耐贮藏, 晚熟品种比较耐贮藏。 这是由果品的先天条件 (遗传因素) 决定的。 所以说, 贮藏对象的先天条件十分重要。 要 选择耐贮性好、 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贮藏。 果品的成熟度会影响到贮藏效果。 果品的成熟度不同, 发育程 度不同, 表面组织结构和保护结构不同, 生理状态不同, 生化基础 不同, 色泽和风味也不同, 因此贮藏效果肯定不同。 由于果品的种 类太多, 对成熟度的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里需要明确一 点, 贮藏要求的成熟度往往和鲜销要求的成熟度并不一致, 大多数 情况下, 贮藏用果要采收的早一点。 温度是影响果品贮藏效果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 温度高, 果品 生命活动活跃, 新陈代谢加速, 成熟衰老进程加快, 于贮藏不利 ; 同时,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病原物的繁殖与侵染, 容易发生侵染性病 害。 温度低, 果品的生命活动处于较低水平, 成熟衰老的速度减 慢, 可以延长贮藏寿命 ; 同时, 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抑制病原物的繁 殖和侵染性病害的病程进展, 于防病有利。 当然, 低温必须是“适 宜低温”, 不能发生冷害与冻害。17 环境湿度直接影响到果品的蒸腾作用, 与保水保鲜密切相关。 湿度低, 果品会加快失水而造成萎蔫, 鲜度降低 ; 湿度高, 有利于 果品保水保鲜, 但同时又有利于病原物的繁殖侵染。 所以, 环境湿 度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环境气体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调贮藏中。 降低环境中的氧 气含量可以抑制果品的生命活动强度, 延长果品的贮藏寿命。 提高 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样可以抑制果品的新陈代谢水平, 延长果 品的贮藏周期。 当同时调控两种气体成分含量时, 比只控制一种气 体成分的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气调贮藏的气体指标总是氧和二氧化 碳含量成对出现。 一般情况下, 氧的浓度多控制在3% ~ 5%之间, 二氧化碳的浓度多控制在1% ~ 5%之间。 氧浓度过低有发生缺氧 伤害的风险,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有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当 然, 最佳的具体指标, 因具体的贮藏对象而决定。 环境中的乙烯是 由贮藏对象产生的一种催熟激素, 反过来又对贮藏对象的生理活动 产生巨大的影响。 毋庸置疑, 乙烯对果品成熟有积极的和必要的意 义, 但它同时对于果品的衰老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于贮藏保鲜不 利。 所以贮藏实践中, 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消除其影响。 机械损伤最直接的影响是商品外观和质感, 但间接影响更大。 机械损伤会造成果品的呼吸强度急剧升高, 衰老进程加速, 耐贮性 降低。 同时, 损伤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染, 往往会发展成为 侵染性病害, 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