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期对梨的贮藏效果影响很大, 采收过早或者过晚的梨均不 耐贮藏。 采收过早, 果肉中的石细胞多, 风味淡, 品质差, 贮藏中 易失水皱缩, 贮藏后期易发生果皮褐变 ; 采收过晚, 秋子梨和西洋 梨系统的品种采后会很快软化, 不但不宜贮藏, 甚至长途运输都很 困难, 往往由于软化变质而造成极大损失。 白梨和沙梨系统的品种84 采收过晚, 虽然肉质不会明显软化, 但果肉脆度明显下降, 贮藏 中、 后期易出现空腔, 甚至果心败坏, 同时对CO2的敏感性增强。 适宜采收期可根据品种特性和贮藏期长短而定。 对于白梨和砂 梨系统的品种, 当果面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 肉质由硬变脆、 种子 颜色变为褐色、 果梗从果台容易脱落时即可采收。 有人提出白梨系 统当80%的果实达到果肉硬度5.5kg/cm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 10%时即为采收适期。 对于西洋梨和秋子梨系统的品种, 由于有明 显的后熟变化, 故可适当早采, 即果实大小已基本定型、 果面绿色 开始减褪、 种子尚未变褐、 果梗从果台容易脱落时采收为好。 另外 对于西洋梨系统, 可用碘-碘化钾染色反应来确定适宜采收期。 梨 果在将近成熟时, 淀粉含量逐渐降低。 当在梨的横切面上涂了碘- 碘化钾溶液后若果面的60%被染成蓝色, 即为适宜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