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的虎皮病又名黑皮病, 类似
苹果的虎皮病, 是与α-法尼烯及 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等积累有关的一种生理病害。 所以防治黑皮病 的措施应该设法降低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在果皮中的积累, 或防 治果皮中α-法尼烯的氧化。 另外, 黑皮病的发生受栽培条件、 果 实成熟度、 贮藏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影响, 所以防病应该采取综合措 施。 首先是要选择适宜的采收期, 不要过早采收 ; 其次是采后果实 必须及时入低温贮藏, 并辅以必要保鲜技术处理。 具体来讲, 要注 意做好以下事项。 ① 加强贮藏前期的管理工作 贮藏前期管理对防治黑皮病具 有重要作用。 适时采收, 不要过早采收。 较高的成熟度有利于防止 黑皮病的发生。 采后防止梨果遭日晒、 雨淋 ; 严格挑选, 严禁病虫 果入库 ; 采收和运输时应尽量防止机械损伤。 用于长期贮藏的梨 果, 采后应尽快入库进行预贮或预冷处理, 以排除田间热。 在预 贮或预冷处理时, 可采取强制通风方式和机械降温的方式。 在降 温处理时降温速度不宜过快, 并且温度也不宜过低。 一般预冷至 10 ~ 12℃时就应采取缓慢降温方式逐渐达到适宜的冷藏贮温。 ② 包果 可用含有二苯胺或乙氧基喹的包装纸包果, 也可以 在纸箱的内壁以及隔板上喷二苯胺或乙氧基喹, 还可以用二苯胺溶 液或乙氧基喹溶液浸果。 用商品名为“虎皮灵”的药液浸过的包装 纸包裹梨果效果一样。 ③ 保持库内空气通畅 贮藏库内的气体成分对黑皮病的发生 具有重要影响。 高湿及低氧、 高二氧化碳环境会加重黑皮病的发 生。 注意保证梨果箱垛下的垫板高度, 要有利于通风。 果箱四周留 有通风孔, 箱内格垫不含以泡花碱和淀粉为原料制成的黏合剂, 格 垫要耐潮湿。 箱内梨果单果包纸, 再外罩网套。 注意果箱与果箱之 间、 垛与垛之间、 垛与库壁、 垛顶与库顶间的距离和过道宽度。 贮 藏时调整码垛形式并适时倒垛, 定期通风换气, 及时脱除环境中的 乙烯等有害气体成分。 ④ 注意贮期的温湿度管理 梨果入库至封库的天数一般不超过 15d, 此期库温控制在 10 ~ 12℃。 封库后每天库温降低2℃, 直至 降为0℃为止。 当然, 这只是一般情况, 具体的降温速度要视贮藏 对象是何品种, 是否对冷害敏感等情况而定。 此后, 库内温度保 持在 -1 ~ 1℃, 直至贮藏结束。 梨果皮薄, 容易失水皱皮, 贮藏 库内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 ~ 95%, 应视库内湿度适时加湿 或减湿。90 ⑤ 1-MCP处理 许多实验表明, 冷藏前用1-MCP 熏蒸处理 梨果实, 可以明显抑制黑皮病的发生。 如 : 以山西太谷和运城地 区的砀山酥梨为试材, 研究不同浓度1-MCP处理的酥梨果实在 (0±0.5) ℃低温条件下长期贮藏后常温20℃货架9d期间的品质和 果实虎皮病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1-MCP处理能极显著抑制(运 城) 和完全控制(太谷) 酥梨果实贮藏后货架期间的虎皮病, 保持 果实良好的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 明显降低酥梨果实的呼吸强度 和乙烯释放量以及果皮和果肉组织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 建议 1-MCP适宜处理浓度为0.5 ~ 1.0μL/L, 在常温(20℃左右) 条件 下密闭12h。 有类似实验报道的品种包括翠冠梨、 八月红梨、 明水 梨等。 但也有相反的报道, 认为1-MCP处理作用有限, 甚至不利, 如绿宝石梨。 两种结果的出现, 可能与实验品种不同有关, 也可能 与实验条件有关, 不同的品种, 最佳的1-MCP处理浓度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