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菌核病除危害辣椒外,还可以危害多种茄科、葫芦科蔬 菜。 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期发病为重。 (1)幼苗期 苗期染病时,在接近地面的幼茎上,产生深褐色 水渍状病斑,后渐变为棕褐色,并迅速绕茎一周。 湿度大时,长出 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但不产生臭味;干燥时,呈灰白色,病苗立 枯状而死。 (2)成株期 辣椒成株期发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和分杈处,初期 出现椭圆形、褐色水渍状病斑,略凹陷,病斑发展可绕茎一周,并不 断上下扩展。 湿度大时,病斑处可产生白色絮状物。 后期病斑下 皮层腐烂,髓部变褐、解体、破碎。 有时病斑上可见到浅褐色同心 轮纹,病茎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 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 形。 茎表皮破裂、脱落,纤维素外露似麻状,最终植株枯萎而死。 叶片染病时,叶缘呈水渍状,后成为淡黄色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可 生出白色菌丝,最后叶片腐烂脱落。 果实被害大多数从果柄处开 始,逐步向果面发展,病部水渍状,迅速变褐,软化腐烂,有时先从 脐部开始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在果实表面和内部空腔中形成 大量黑色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