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炭疽病是由三种病原菌侵染所致,分别为黑刺盘孢菌、辣 椒丛刺盘孢菌和辣椒盘长孢菌。 它们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 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部越冬,有时也以拟菌核的形式在病残体 中越冬,是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 越冬后的病菌在适宜的条 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昆虫扩散蔓延。 红色炭疽病 菌从辣椒表面直接侵入,其他炭疽菌多以芽管从植株伤口处直接 侵入,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重复再侵染。 温、湿度是辣椒炭疽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高温、高湿条件 下,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和传播。 炭疽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 12℃~33℃,最适温度为27℃,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潜育期 短(3~5天),发病迅速;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不利于病菌发 育;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4%时,则不会发病。 因此,阴雨连绵,日 照不足,容易引发炭疽病。 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基肥不足,氮 肥偏多,连茬种植,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田间种植密度过大,通风 透光不良,容易造成植株、果实间在农事操作或风雨袭击中摩擦损 伤,有利于病菌入侵。 此外,病毒病、日灼病严重,封垄晚时,也可 加重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