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2024-09-27 04:53 作者:李先生  

(1) 精细整地 冬闲田地在冬季就要深耕冻土, 覆膜栽培花生 田必须做到精细整地, 深耕细耙, 地面平整。 如果覆膜粗糙, 膜破 封闭不严, 风吹地膜扇动, 杂草丛生, 不保温, 不保墒, 就会降低 覆膜增产的效果。 覆膜花生以起垄种植为宜。 (2) 施足肥料 由于覆膜花生生长旺盛, 需肥量增大, 而生育 期间又不便追肥, 因此播前应施足基肥, 增施有机肥, 补充速效 肥, 配合微肥。 一般按每亩产400千克花生荚果, 需底施优质农家 肥4500千克、 尿素15千克、 过磷酸钙50~60千克、 硫酸钾15千 克、 硼砂1千克。 将全部的有机肥、 钾肥及2/3的氮磷肥结合冬前 或早春耕地施于耕作层, 1/3氮磷肥起垄时包施在垄内。 播前精耕 细整, 做到上虚下实。 (3) 精细起垄 ① 底墒要足 覆膜前起垄时, 要做到有墒抢墒, 无墒造墒, 确保足墒起垄。 墒情充足是地膜栽培成败的关键, 切不可无底墒 起垄。 ② 起垄要矮 起垄高度 (沟底至垄面) 一般以11~12厘米为 宜。 起垄过高, 不仅垄面不能保宽, 而且覆膜时垄坡下面盖不严、 压不紧, 膜易被风刮掉, 影响增温保墒效果。 垄过高, 还容易造成 果针下滑, 有效果针入土结实的数量减少。 起垄过低, 不利于排 涝, 且易造成多余的膜边盖死垄沟, 影响水分下渗。 因此, 起垄 时, 要注意耙平垄面, 掌握垄高。 ③ 垄底保宽 垄底的宽度因地力、 品种、 密度和膜宽而定。 一般中等肥力种植早熟花生品种, 垄底距为80~85厘米, 垄沟宽 5花生优质高产问答 30厘米, 垄面宽50~55厘米, 中、 高肥力种植晚熟大花生品种, 垄底宽为85~90厘米, 垄沟宽30厘米, 垄面宽55~60厘米。 ④ 垄坡要陡 要改梯形坡为矩形坡。 起垄后, 覆膜前, 用铁 锹按垄面宽度将垄沟上下切齐, 使垄坡上下接近垂直, 断面为矩 形。 这样可使膜边贴得紧、 压得实, 同时也避免了梯形坡两膜边糊 死垄沟的弊端。 ⑤ 垄面要平 起垄时要将垄面压实拉平, 确保无垡块、 无石 头, 这样有利于薄膜展铺, 膜面与畦面贴得实, 压得紧, 并能解决 拱形垄面梯形垄坡覆膜花生果针下扎滑坡的问题。 (4) 品种选择 为了充分发挥地膜的增产潜力, 提高单产水平 和增产效益, 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 产量水平和作物茬口, 选定花 生品种。 肥沃地、 水浇条件好、 易创造高产的地块, 应选用中晚熟 大果丰产性能好的中间型或普通型大花生品种。 在无霜期短的地 方、 早腾茬种冬小麦的地块、 丘陵地和一般肥力的地块, 可选用中 早熟中间型大花生品种或珍珠豆型小花生品种。 (5) 种子处理 ① 晒果 剥壳前晒果2~3天, 以提高种子发芽能力。 ② 分级粒选 剥壳后分级粒选, 把病虫、 破伤果仁和秕仁拣 出, 把大、 中粒作种用的种仁分为一、 二级种子, 分别收存和播 种, 防止大、 中粒种子混播, 造成大苗压小苗。 ③ 催芽、 拣芽播种 种子质量好, 发芽率在98%以上的, 可 用干种子直播。 种子发芽率差些的, 应采用沙床催芽, 经20~24 小时, 种子胚芽露白时, 拣芽播种, 确保出苗齐、 全、 匀、 壮。 ④ 带壳浸种 浸种前要严格挑选无病虫、 色泽好、 种仁饱满 的荚果作种用。 播前把种果用40℃温水浸泡24小时, 捞出后, 把 单仁果在果嘴处捏开一小口, 把双仁果从果腰处掰成两个单粒果。 每墩播2粒种子, 最好将前后室种子分别播种。 覆土后踩实, 以防 带壳出土。 ⑤ 药剂拌种 播种前, 对蛴螬等地下害虫 (防治指标: 每平 方米有2头时) 和枯萎病重发地块, 用40%辛硫磷和40%多菌灵 均按种子量0.2%拌种防治; 对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重发地块, 用 6第二章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40%多菌灵拌种防治。 目前推广使用的40% “卫福” 悬浮种衣剂 (主要成分为萎锈灵+福美双), 对防病和促进生长发育都有较好的 效果。 播前每 10 千克种子用 25 毫升 “卫福” 兑水 50 毫升拌种 包衣。 (6) 精细播种 花生播种出苗要求地表5~10厘米土层温度稳 定达到15℃以上, 覆膜花生的适宜播期一般可比露地栽培提早7~ 10天, 因此,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播种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 播 种密度一般中熟大粒品种为每亩8000~9000穴, 早熟中粒品种每 亩9000~11000穴, 每穴2~3粒, 确保每穴2株。 播种时每10千 克籽仁用40~80克根瘤菌兑水150克加40克钼酸铵现拌现播。 注 意, 拌过根瘤菌的种子要避光; 拌过的种子要严防人畜误食中毒。 播种时, 必须足墒播种, 墒情不足时, 应造墒播种, 以利于出苗和 幼苗生长。 播种深度比露地栽培要浅一些, 一般为4厘米左右。 (7) 喷除草剂 花生田既有单子叶杂草, 又有双子叶杂草, 既 有一年生杂草, 又有多年生杂草。 由于目前常用的地膜均为不带除 草剂的地膜, 覆膜后花生垄面又不能中耕, 要求花生覆膜前必须喷 施除草剂, 如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 50%乙草胺乳油、 72%异 丙甲草胺乳油等, 除草剂的用量应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肥 力、 土壤质地、 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具体掌握。 一般地膜覆盖的用 药量为每亩30~45毫升, 兑水65~80千克, 于花生播种后覆膜前 均匀地喷施于土壤表面。 喷药后切忌翻动土层并要及时盖膜保墒。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黏壤土或干旱天气情况下, 应采用较高的药 量。 喷药后要有一定的土壤水分才能充分发挥药效。 (8) 及时盖膜 覆膜栽培所覆盖的地膜, 不仅要宽度适宜, 不 碎裂, 耐老化, 透明度高, 而且果针能穿透地膜, 并具有控制高节 位果针入土的性能, 能提高饱果率。 目前, 地膜选用厚 (0.007± 0.002) 毫米、 宽85~90厘米、 透光率≥70%的微膜为宜。 地膜过 厚, 成本高, 而且果针难以穿透, 厚度大于0.018毫米, 就会影响 低节位果针入土结实; 地膜过薄, 厚度小于0.004毫米, 不仅保温 保湿效果差, 易破碎, 而且会失去控制无效果针入土的能力。 盖膜 要做到顺风、 慢放、 铺平、 拉紧、 贴实、 压严, 四周用土封实膜 7花生优质高产问答 边, 每隔5米左右横压一道土埂, 防止大风揭膜。 (9) 开孔放苗 先播种后覆膜的花生顶土鼓膜 (未见绿叶) 时, 要及时开膜孔放苗。 要用尖刀破膜放苗, 做到出一棵放一棵, 以防高温烧苗。 开孔后随即在膜孔上盖一层3~5厘米厚的湿土, 轻轻压一压, 这样既起到封膜孔增温保墒的效果, 还可以避光, 引 苗出土, 释放第一对侧枝, 达到自然清棵的作用。 如果幼苗2片真 叶还没有放苗的, 一定要抓紧时间开孔放苗, 放苗一定要在上午9 时前完成, 并做到随开孔放苗, 随覆土将膜孔边缘压实。 千万不能 只用铁钩开孔放苗, 不盖土封孔, 以免造成损坏地膜、 透风散热跑 墒和膜内杂草丛生的现象。 开孔放苗时, 破孔大小要适度, 以3厘 米为宜。 (10) 及时补苗 齐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缺, 补种种子最好 浸种催芽 (以仅露胚根为宜); 补苗以苗龄3~4叶的小苗带土移栽 为好。 (11) 清棵抠枝 花生出苗后主茎有4片真叶时, 要经常检查, 将压在膜下的侧枝抠出来。 特别是播种时未严格掌握并粒平放或并 粒插播的, 膜下压的侧枝较多。 播种穴和膜孔对不齐, 尤其是先播 种后覆膜的, 膜孔大小难以掌握, 开大了不好封盖, 开小了又妨碍 侧枝全部出膜。 第一对侧枝在膜下久了就会减产。 因此, 必须将膜 下侧枝抠出, 同时把膜面上压的土全部清除, 净化膜面, 提高光的 辐射能力。 (12) 适时浇水 足墒播种的覆膜花生, 苗期一般不需浇水, 播后2个月不下雨, 也能正常生长。 如果久旱无雨或仅有小于10 毫米的降水, 在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 叶片刚刚开始泛白出现萎蔫 时, 应立即沟灌润垄或进行喷灌。 浇水后要及时耥沟松土, 防止杂 草丛生和土壤板结。 在荚果成熟期, 若遇雨水过大时, 应及时排水 降湿, 确保田内无积水, 以减轻或避免烂果的发生。 (13) 适时补肥 地膜花生需肥量大, 在施足基肥、 全量施肥 的前提下, 前期一般不会出现脱肥现象。 但由于覆膜后植株生长旺 盛, 根系吸收养分的功能增强, 结果数增加, 养分消耗量增大, 中 后期往往出现脱肥现象, 叶片早落, 植株早衰, 影响荚果膨大及产 8第二章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量, 应及时补肥。 ① 打孔追肥 用打孔器在膜上穴距之间打孔追肥, 深度5厘 米以下, 每亩追施尿素6~7.5千克、 过磷酸钙15千克, 碱性土壤 可追施石膏25千克, 以提高饱果率。 追肥后用土把膜孔封严, 肥 料不要撒落在叶片上, 以免烧伤叶片。 ② 开沟追肥 对于缺肥的覆膜花生, 也可结合浇水, 提前在 垄沟内开沟撒施氮、 磷肥料, 然后顺垄沟浇水, 使肥料快速渗入垄 内土壤中。 ③ 根外追肥 为防止覆膜花生后期早衰, 保住顶部功能叶片, 可喷施1%~2%尿素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一次; 也可 喷1000倍硼酸溶液或0.02%钼酸铵溶液。 (14) 防止徒长 土壤水肥条件好, 施肥过多, 易发生徒长, 于始花后40天左右或株高超过40厘米, 第一对侧枝8~12节, 平 均节距≥12厘米时, 可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克兑 水50千克叶面喷施。 (15) 防病治虫 出现叶斑病、 锈病和枯萎病时, 可用40%多 菌灵悬浮剂500倍液等药进行防治。 花生虫害主要有蛴螬 (地下害 虫) 和蚜虫 (叶面害虫)。 蛴螬易在多年种植花生的肥沃田块大发 生, 若防 治 不 力, 一 般 田 块 损 失 20% ~30%, 严 重 田 块 损 失 达 50%以上。 防治蛴螬可选用辛硫磷 (0.5千克/亩) 等药剂加细土 (25千克/亩) 拌匀成毒土, 在播种时撒施。 出现蚜虫时, 可选用 乐果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16) 适时收获 覆膜花生的成熟期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7~ 10天, 成熟后应及时收获, 防止落果、 烂果, 提高荚果和籽仁质 量。 当花生植株上部叶片变黄, 中、 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渐脱 落, 多数荚果变硬、 网纹清晰、 籽仁饱满时, 要抢晴天收获。 收获 时, 要同时注意回收残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防治辣椒南方根结线虫病? 下一篇:怎样识别辣椒菟丝子?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