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花生有何形态特征?

2024-09-27 04:48 作者:李先生  

(1) 根 花生为圆锥根系, 入土可达2米, 但主要分布在地面 下30厘米左右的耕作层中。 根上着生直径1~3毫米的豇豆族根 瘤菌。 (2) 茎 主茎直立, 绿色, 有的品种带有不同深浅的花青素, 幼小时呈圆形, 长大后中上部呈棱角状, 全茎中空, 具有15~25 个节间。 基部节间较短, 中部节间较长, 上部节间又趋短。 主茎高 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 高的可达1米以上。 矮壮苗有利于高 产, 在栽培上要适当控制主茎的高度。 (3) 分枝 主茎上生出的分枝, 称为第一次分枝, 其与主茎的 角度因品种类型而异, 约30~90度。 通常直立型花生主茎高于分 枝, 匍匐型或半蔓型则分枝比主茎长。 在第一对分枝上生出的分 枝, 称第二次分枝; 在第二次分枝上再生出的分枝, 称为第三次分 枝, 依次类推。 根据第一次侧枝上第二次侧枝的多少分为两类: 一 类为密枝型, 第二次侧枝很多, 且可见到第三、 四次侧枝; 另一类 为疏枝型, 第二次侧枝很少, 甚至没有。 (4) 叶 花生的真叶 (见彩图4) 是由叶片、 叶柄和托叶组成 的。 叶片互生, 为4小叶偶数羽状复叶, 某些品种也可见多小叶的 畸形叶。 小叶片为椭圆、 长椭圆、 倒卵形和宽倒卵形, 也有细长披 针形小叶, 叶面较光滑, 叶背略显灰色, 主脉明显, 有茸毛, 叶柄 34第三章 花生优质高产疑难解析 和小叶基部都有叶枕, 可以感受光线的刺激而使叶枕薄壁细胞的膨 压发生变化, 导致小叶昼开夜闭 (称为 “感夜运动” 或 “眨眼运 动”), 闭合时叶柄下垂。 (5) 花 花生的花序属总状花序, 在花序轴的每个节上的苞叶 叶腋中着生一朵花 (见彩图5), 每一花序一般可着生4~7朵花, 多的可达10朵以上, 形成长花枝, 蝶形花, 橙黄色, 也有深黄色 或浅黄色。 旗瓣最大, 在最外层, 上有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条 纹。 雄蕊10个, 2个退化, 8个具有花药。 雌蕊位于花的中心, 分 为柱头、 花柱、 子房三部分, 柱头羽毛状, 子房基部有子房柄, 在 子房基部有一分生组织, 在开花受精后迅速伸长, 把子房推入土 中, 称为下针。 (6) 果针 果针 (见彩图6) 是由子房柄和子房两部分组成 的。 子房位于子房柄的顶端, 呈针状, 入土后可结成荚果, 所以叫 做果针。 果针在入土之前为暗绿色带紫的棍状物, 一般长10~15 厘米。 有时可见花萼管基部套在果针梢端上, 顶着受精后已凋萎的 花器。 这时子房位于果针的梢端, 外有若干层细胞的帽状物保护。 花生开花后会开始生长红紫色、 头尖尖的像气根一样的子房柄, 其 伸入土中尖端会形成乳白色小小的豆荚 (花生豆荚), 果针伸长后 向地生长, 将子房送入土中, 达到一定深度后, 子房开始向水平方 向生长发育而形成荚果, 这时需要黑暗条件。 荚果本身也有一定的 吸收功能, 其发育所需要的钙质都由荚果直接从土壤中吸收。 果针 入土的难易与花在植株上着生的位置有关, 开花部位过高, 或因茎 枝过于纤弱, 遇风雨时易变动位置, 因而影响果针向地的角度, 入 土较难。 匍匐型花生的果针由于距离土面近, 角度适宜, 入土结荚 率最高。 直立或丛生型花生如茎枝节间短, 近主茎基部多分枝且能 连续开花的, 才有较高的入土结荚率。 (7) 荚果 荚果 (见彩图7) 果壳坚硬, 成熟后不开裂, 室间 无横隔而有缢缩 (果腰)。 每个荚果有2~6粒种子, 以2粒居多, 多呈普通型、 斧头形、 葫芦形、 串珠形、 曲棍形等5种。 每荚3粒 以上种子的荚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形。 百粒重一般50~200克。 果 壳表面有网络状脉纹。 35花生优质高产问答 (8) 种子 种子三角形、 桃形、 圆柱形或椭圆形, 一般底端钝 圆或略平, 梢端胚根突出。 种皮有白、 粉红、 红、 红褐、 紫、 红白 或紫白相间等不同颜色。 子叶占种子总重量的90%以上。 胚芽隐 藏在两片肥厚的子叶中间, 由主芽和两个子叶节侧芽组成。 某些类 型花生品种的种子成熟后, 即使给予最适宜的发芽条件, 也不能萌 发, 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 “后熟” 才能发芽, 这种特性称为休眠 性。 种子完成休眠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休眠期。 休眠期的长短因品 种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普通型和龙生型花生的休眠期较 长, 常需110~120天, 甚至150天以上; 而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 种的休眠期很短, 仅9~15天; 有的品种甚至没有休眠期。 因此, 南方花生产区普遍栽培的珍珠豆型品种, 成熟后若不及时收获, 常 会在田间发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是怎样的? 下一篇:怎样防治棉铃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