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炭疽病为害子叶、真叶、叶柄、瓜等部位,以瓜的症状最 明显,为害性也大。 (1)识别要点 见表12。 表12 冬瓜炭疽病各发病时期表现症状 叶片染病 病斑褐色或红褐色,圆形,直径3~30毫米,周围有黄色晕圈,中央 色淡,严重时叶片干枯 茎蔓和叶柄染病 病斑长圆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围蔓一圈,引起蔓叶枯死 果实染病 果蒂先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圆形凹陷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 斑中部长出粉红色粒状物,严重时,病斑连片,使皮下果肉变褐或腐烂 (2)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瓜类刺盘孢菌。病原以 菌丝体、拟菌核在种子中或随病残株在田间越冬,也可以在温室或 塑料大棚旧木料上存活,成为初侵染源。种子可以带菌,病菌通过 雨水传播。 温度在10~30℃范围内均可发病,24℃时发病最重。适温范 围内,空气湿度大,易发病。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氮 过多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 种子处 理 播 种 前 用 50~55℃ 温 水 浸 种 20 分 钟,或 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60 分钟杀菌。或用冰醋酸 100倍液浸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② 农业防治 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在低湿地种植,定植 161前瓜地最好经深翻晒土,作深沟高畦,注意排除渍水,发现病株及 时清除,并在穴中施石灰。培育壮苗,育苗营养土用无菌的新土。 大田合理密植、结瓜期增施磷
钾肥,以减轻发病。地膜覆盖栽培。 棚室栽培,要注意通风排湿,使棚内的湿度控制在70%以下,减 少叶面结露和吐水。 ③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8%
甲霜灵·锰锌 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咪 鲜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 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
嘧菌酯悬浮剂800~ 1250倍液、36%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7~10天1次,共2~3次。喷药 时可混入喷施宝或植宝素7500倍液。 棚室栽培,在发病初期,每亩用45%
百菌清烟剂250克,熏 烟防治,隔9~11天熏烟1次。或者于傍晚,每亩喷撒 65% 硫 菌·霉威超细粉尘剂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