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软腐病 又称腐烂病、 F·B病、 “烂疙瘩”, 为一 种细菌性土传病害, 主要在叶柄基部或茎上发生。 一般在生长中后期 封垄遮阴、 地面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病。 早春多雨或梅雨来得早、 气 候温暖、 空气湿度大, 秋季多雨、 多雾、 重露或寒流早时易发病; 大 棚栽培的, 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 引起湿度过大, 易发病。 感 病盛期为生长中后期, 流行期为5~11月。 (1) 症状识别 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组织开始发病, 芹菜被害后, 叶柄基部开始先出现浅褐色、 水渍状、 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病斑, 干旱时病害停止扩展, 田间湿度高时, 病情发展迅 速, 病部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腐烂并发臭, 最后只残留表皮。 严重时生 长点烂掉下垂, 全株枯死。 苗期主要表现是心叶腐烂坏死, 呈 “烧 心” 状。 (2) 防治措施 ① 农业防治 实行2年以上轮作。 选用抗病品种, 无病土育苗。 选用地势高燥的田块, 深沟高畦栽培, 做到雨停不积水, 避免伤根, 发病期尽量少浇水或停止浇水。 使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发现病株, 及 时拔除, 病穴用1∶20 倍 40%甲醛消毒, 或撒一些石灰消毒土壤。 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 地面盖上地膜, 闭棚几日, 利 用高温灭菌。 播种后用药土覆盖, 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 采用 地膜覆盖栽培。 培土不宜过高。 ② 种子处理 用中生菌素粉剂或用丰灵可溶性粉剂, 按种子重 量的1%拌种后播种, 或用2%中生菌素水剂100倍液, 用15毫升拌 200克种子, 晾干后播种。 ③ 无公害防治 在播种沟内, 用2%中生菌素水剂5千克或丰灵 可溶性粉剂1千克, 加水50千克, 均匀施在1亩的垄沟上。 苗期用 丰灵可溶性粉剂500克, 加水50千克, 浇灌根部和喷洒叶柄及基部; 或在浇水时, 每亩随水加入2%中生菌素水剂2~3千克。 ④ 化学防治 发现病株及时挖除, 并撒上石灰消毒。 在发病初 期, 可喷72%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 隔7天喷1 次, 连喷2~3次。 或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30%琥胶肥酸铜可湿 性粉剂400~500倍液、 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14%络氨铜水剂300~400倍液、 95%醋酸铜 粉 剂 500 倍 液、 47%春 雷 · 氧 氯 铜 可 湿 性 粉 剂 800~ 1000倍液、 20%
噻菌铜悬浮剂500~600倍液等, 喷洒植株和浇灌 根颈部, 7~10天1次, 连续防治2~3次。 喷药时, 要均匀喷洒所 有的茎叶, 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并渗透入根部土壤为宜。 在芹菜生 长中后期, 叶面喷洒一次0.2%~0.3%
磷酸二氢钾和1000倍的赤 霉酸混合液, 能 明 显 增 强 芹 菜 植 株 抗 软 腐 病 的 能 力, 提 高 产 量 和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