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 别名无壳蜒蛐螺, 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食性杂, 主要危害棚室蔬菜及露地蔬菜。 蛞蝓爬行过的地方常留下大 量黏液, 故俗名鼻涕虫。 以成虫或幼虫在植物根部土壤中越冬, 在南 方每年4~6月和9~11月有两个活动高峰期, 在北方7~9月危害较 重。 高温、 高湿气候, 有利于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1) 危害特点 最喜食刚萌发的幼芽及幼苗, 造成缺苗断垄, 甚至将成片的幼苗吃光。 受害作物叶片被刮食, 并被其排泄的粪便污 染, 使菌类易侵入, 致使菜叶腐烂。 (2) 防治措施 ① 农业防治 推广地膜覆盖栽培, 不仅有利于蔬菜生产, 而且 使蛞蝓的危害显著减轻。 适时中耕除草、 清洁田园、 排除积水, 破坏 蛞蝓栖息和产卵场所。 进行秋翻, 使部分越冬蛞蝓暴露于地面被冻死 或被天敌啄食, 卵被晒爆裂。 ② 人工诱集捕杀或石灰带保苗 用树叶、 杂草和菜叶等, 在温 室或菜田做诱集堆, 天亮前集中捉捕。 用石灰地带保苗, 在沟边、 地 头或作物间撒布石灰带, 每亩撒生石灰5~7.5千克, 保苗效果好。 ③ 毒饵诱杀 在早晨蛞蝓尚未潜入土中时 (阴天可在上午) 进 行药剂防治。 可用10%四聚乙醛颗粒剂拌入鲜草中, 用药量为鲜草量的1/10, 拌匀制成毒饵, 撒在地里, 以诱杀野蛞蝓。 ④ 撒施或穴施 可用10%四聚乙醛颗粒剂, 每亩用药2千克撒 于田间; 或6%四聚乙醛颗粒剂与干细土25份混匀, 播种或移栽时 撒施或穴施, 成株期撒施于蛞蝓经常出没处。 ⑤ 喷雾 于清晨蛞蝓未潜入土中时, 可选用8%四聚乙醛颗粒剂 800~1000倍液、 硫酸铜800~1000倍液、 70%氯硝柳胺500~700 倍液、 氨水70~100倍液或1%食盐水等喷洒防治; 也可于傍晚, 用 50%
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