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病是保护地莴苣的重要病害, 为害越来越严重, 轻者发病率 达10%左右, 重者达20%以上。 温度24~30℃易发病, 虫害多, 重 茬地, 种植过密, 浇水多, 发病重。 (1) 症状识别 常见的莴苣腐烂病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症状: 从底部叶柄或根颈处开始, 产生水渍状黄褐色病 斑, 并向上发展, 或从叶缘开始向叶球内层扩展, 最后全株腐烂, 生 有蛛丝状菌丝。 第二种症状: 从植株基部伤口或从外部叶子边缘开始, 最初呈浸 润状, 以后发展成水渍状, 腐烂, 生有浅灰褐色黏稠物, 并有恶臭。 (2) 防治措施 ①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 施足腐熟有机肥, 增施磷、
钾肥; 用 无病土育苗;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避免人为伤口; 浇水后保护地加 强放风, 露地加强松土; 把病株、 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② 无公害药剂防治 用2%中生菌素水剂100倍液15毫升拌种 200克种子, 晾干后播种。 在播种沟内, 用2%中生菌素水剂200倍 液或丰灵可溶性粉剂250克, 兑水50千克, 均匀浇在播种或定植沟 内, 进行土壤消毒。 苗期用丰灵可溶性粉剂250 克, 兑水50 千克, 在莴苣根颈部灌浇药液, 浇水时, 可随水加入2%中生菌素水剂, 每 亩浇2000~3000克。 预防用药, 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 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 2%中生菌素水剂100倍液、 5%井冈霉素水 剂1500倍液等喷雾, 7~10天喷1次, 连喷2~3次。 ③ 化学防治 对软腐细菌引起的腐烂病, 可选用47%春雷·氧 氯铜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7%
氢氧化铜可湿性 粉 剂 1000 倍 液、 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对丝核菌引起的腐 烂, 可选用20%甲基立枯乳油1000~12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 400~500倍液、 50%异菌福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福美双可湿 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 7天喷1次, 连喷2~3次。 注意药剂轮换 使用, 重点喷在植株根颈部和底下基部的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