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破休眠 ① 打破种子常温下的休眠 打破莴苣种子休眠, 可提高种子在 高温下的发芽能力。 可以用浓度为100毫克/升的
赤霉酸药液处理, 发芽率达80%左右; 用0.2%硫脲处理, 发芽率75%; 用100毫克/ 升
激动素溶液浸种3分钟, 可克服休眠。
激动素和6-苄基腺嘌呤在高 温条件下都可促进莴苣发芽, 在30℃ 时均有效, 当气温达35℃, 激 动素的作用更显著。 ② 打破种子高温下的休眠 秋季莴苣播种期为7~8月份, 天气 炎热, 直接播种, 发芽率很低, 不足15%, 需要井窖、 冰箱等低温 处理种子, 打破休眠, 才能发芽。 也可用5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 5 毫克/升
赤霉酸浸种8小时左右, 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播种, 发芽率 可提高到80%左右。 若将6-苄基腺嘌呤与
赤霉酸各5毫克/升混合使 用, 效果更好。 在使用6-苄基腺嘌呤与
赤霉酸时, 应注意浓度不可 高于7.5毫克/升, 否则会降低发芽率, 造成药害。 (2) 促进生长 以食用嫩茎为主的莴笋, 当植株长有10~15片 叶时, 用浓度为10~40毫克/升的
赤霉酸液喷洒, 加速心叶分化, 叶 数增加, 嫩茎快速伸长, 提早10天采收, 增产12%~44.8%。 叶用 莴苣收获前10~15天, 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
赤霉酸处理, 可增产 10%~15%。 应用
赤霉酸要注意避免使用浓度过高, 也不宜在苗太小 时喷洒。 莴苣应用
赤霉酸促进茎叶生长, 宜在早春处理, 效果较明 显。 如果到了春末夏初再处理, 气温已转暖, 效果不一定明显。 在施 肥水平高、 水 分 充 足 的 条 件 下, 赤 霉 酸 促 进 营 养 生 长 的 作 用 更 为 明显。 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 ABT5号增产灵溶液, 浸莴苣根20 分 钟, 也可使幼苗根系发达, 笋茎粗壮, 增产25%~30%。 在莴苣叶片充分生长后, 每隔5~7天, 用350毫克/升
矮壮素药 液喷洒叶面, 共喷2~3次, 可使茎部粗壮, 提高质量和产量。 (3) 抑制抽薹 当莴笋开始伸长生长时, 用浓度为4000~8000 毫克/升的丁酰肼溶液喷洒植株2~3次, 每隔3~5天喷一次, 可以 明显地抑制抽薹, 增加茎的粗度, 提高商品价值。 用浓度为4000~ 5000毫克/升的丁酰肼溶液喷洒结球莴苣叶面1~2次, 可抑制其抽 薹。 另外, 用浓度为2000~4000毫克/升的丁酰肼溶液在莴苣嫩茎膨 大前喷洒2~3次, 可促进莴笋的膨大。 在莴笋幼苗生长期间, 用浓度为50~100毫克/升的抑芽丹 (青 鲜素) 药液处理, 也能抑制抽薹开花。 (4) 促进抽薹 莴苣留种困难, 喷洒
赤霉酸后可以促进莴苣抽 薹, 减少腐烂, 当结球莴苣长有4~10片叶时, 用浓度为5~10毫 克/升的
赤霉酸药液喷洒, 可以促进结球莴苣在结球前就抽薹开花, 种子提早半个月成熟, 增加种子产量。 (5) 化控保鲜 结球莴苣采收后, 易发黄, 脱叶, 最后腐烂, 可以采用如下措施避免损失: 收获前用浓度为5~10毫克/升的 基腺嘌呤田间喷洒, 随采随收, 可使莴苣包装后保持鲜绿的时间延长 3~5天, 如果在采收前3~4天处理, 则基本无效; 收获后用相同浓 度的6-苄基腺嘌呤浸叶球, 然后置于低温条件下贮藏, 可延迟贮藏 期; 于收获后一天用浓度为2.5~10毫克/升的6-苄基腺嘌呤喷洒莴 苣, 效果更佳。 6-苄基腺嘌呤处理一定要结合低温冷藏, 才能表现出较好的效 果, 温度超过20℃, 反而会加速其衰败。 若先将莴苣放在4℃温度下 保存2~8天, 然后用浓度为5毫克/升的6-苄基腺嘌呤溶液喷洒叶 面, 再在21℃下保存, 5天后, 还有70%可上市。 用浓度为5~1000毫克/升的丁酰肼液或
矮壮素溶液浸渍莴苣的 叶和茎, 发现浸渍叶比浸渍茎基部更有效, 其中以浓度60毫克/升的
矮壮素液和120毫克/升的丁酰肼液处理效果最佳。 使用
矮壮素和丁 酰肼处理, 在温度高的条件下贮藏, 浸渍用药浓度宜低一些; 相反, 则宜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