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叶焦病 是莴苣的一种常见病害, 遇有高温、 低 湿时, 会使叶片中水分耗尽, 使叶片边缘细胞死亡。 根系吸收水分过 少, 也会产生类似的症状, 水分运输受到抑制。 根系生长弱、 土壤干 燥和低温、 盐分浓度高等诸因素, 均可使植株水分吸收受阻, 尤其是 成株, 由于叶片多且大, 失水多, 易出现焦边症状。 (1) 症状识别 多从叶尖处发病, 叶缘变褐坏死, 组织脱落。 叶片失水后表现为叶色淡, 脉焦或叶脉间坏死, 叶片水分严重不足, 出现叶焦或叶缘烧焦或干枯。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保持土壤湿润和含水量适宜,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 低, 可防止该病发生和蔓延。 保护根系功能正常, 相对湿度不宜长时 间过高, 尽量保持湿度正常, 增加空气流通, 有助于阻止叶片受到伤 害。 通风适当, 使叶中水分散失适宜。 合理施肥, 控制
氮肥用量, 适 量施用钙肥。 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 必要时喷施惠满丰、 促丰宝 和保丰收多元
叶面肥。 保护地栽培定植后及时放风排湿, 棚内白天温 度不高于18℃、 夜间10℃左右。 ②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200毫克/硫酸链霉素或77%
氢氧化铜 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5~7天喷1次, 喷2~3次。 两种 药剂再配合
叶面肥喷施防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