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需磷最多的作物之一, 而全国广大棉区的大部分棉田已 呈现缺磷。 磷素是原生质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磷脂是原生质 膜的基本成分, 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磷 对氮的代谢起平衡作用, 在氮素过多时, 增施
磷肥后能消除由于氮 素过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磷也能加强棉株的抗旱性和抗寒性。 (1) 缺磷症状 棉花缺磷的症状往往不同于缺氮, 在外部形态 上没有缺氮那样明显。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 用, 故症 状 从 较 老 叶 片 开 始 向 上 扩 展。 轻 度 缺 磷 外 表 形 态 不 易 表现。 幼苗期缺磷, 其株高比正常发育的棉株明显矮小, 叶色暗绿, 叶片较小, 如果不十分严重, 5~6片真叶后, 长势缓慢, 这与根 系发育、 根量增加、 吸磷能力增强有关。 在棉花生长的中、 后期缺磷, 往往推迟吐絮。 但有时不易从外 部形态诊断。 经常有已处于严重缺乏状态还看不出缺磷的症状, 等 到看出症状来, 为时已晚。 为了及早发现缺磷, 要用棉花叶片组织 的化学分析来做早期的诊断。 (2) 缺磷原因 我国南北棉区多数棉田缺磷, 尤其是盐碱地、 丘陵地和有机肥用量少的棉田容易缺磷。 (3) 施用方法 一般施用的
磷肥有过磷酸钙、 磷酸二铵、 重过 磷酸钙、 钙镁
磷肥、 钢渣
磷肥及磷矿粉等。 不同的
磷肥品种适于不 同的条件, 在要求迅速见效而土壤固磷力不强时, 宜用水溶性磷, 酸性的固磷力强的土壤宜用难溶性
磷肥。 磷矿粉一般只宜于用作酸 性土壤的
基肥, 而叶面喷施只能用水溶性
磷肥。 增加有机肥作
基肥 是增施
磷肥的主要方式, 在生长前期追肥时也应注意
磷肥用量, 每 亩施过磷酸钙30~40千克。 棉田若有缺磷症状时, 应及时追施磷 肥, 也可叶面喷施1%~1.5%的
磷酸二氢钾溶液。
磷肥施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
磷肥应主要作为
基肥施用; 二是 根据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距离小的特点, 宜采用根系接触面最大的全 层施磷, 即播种前将
磷肥撒在地面, 然后耕翻土壤的办法; 三是要 注意与氮、 钾等其他
肥料的配合。
磷肥的施用量一般以每亩施五氧 化二磷4~8千克为宜。 实行麦棉套种或其他作物间套种时, 宜将 棉花和小麦或其他作物所需要的
磷肥, 在小麦或其他作物播种前一 次施入土壤, 在棉花播种前不再施用
磷肥。 盐碱棉田施用
磷肥, 不 仅补充了磷的不足, 还有减轻盐碱危害的作用, 应特别重视
磷肥的 施用。 棉花生产中也要注意磷过量症状。 施磷过量时, 植株叶片肥厚 密集, 叶色浓绿, 植株矮小, 节间过短, 营养生长受抑制, 繁殖器 官加速成熟, 导致营养体小, 地上部生长受抑制而根系非常发达, 根量多而短粗。 磷过量常导致缺乏锌、 铜、 铁、 钾等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