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生长特点是无限生长, 再生能力强, 株形可控性强, 需 肥量大。 一般足够的
农家肥是棉花高产优质的基础, 充足的
磷肥能 促进棉株健壮生长, 增加铃重, 提早成熟,
钾肥在植物体内是多种 酶的催化剂, 促进光合作用和纤维素的合成。 棉花的平衡施肥技术 应实行 “调氮、 增钾、 补磷、 喷硼” 的八字配方肥法。 (1) 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在平衡施肥中, 应尽量增加有机肥的 投入, 有机肥的主要来源, 一是积攒有机肥; 二是推广秸秆还田。 另一来源就是使用饼肥, 注意使用饼肥一定要发酵后深施。 施用有 机肥后的
化肥用量, 应从养分总需求量中减去有机肥施用量乘以养 分含量, 再乘以当年利用率后来计算。 (2) 科学施肥 在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以后, 根据棉花需肥规律和气候特点, 因地制宜科学运用, 北方棉区应坚持
基肥为主, 追肥 为辅的原则, 有机肥、 磷、
钾肥做基施, 一次深施, 尽量耕地前撒 匀后耕翻; 南方棉区雨水多, 为防止养分流失, 则应坚持基施、 追 施并重分次施肥的原则,
农家肥、 有机肥50%作基施,
化肥中的
氮肥、
磷肥、
钾肥分别按20%、 50%、 40%做
基肥, 其余作追肥 分次使用。
尿素主要用于追肥, 应坚持稳施蕾肥、 重施花铃肥、 补 施盖顶肥的原则。 对
基肥施用磷酸二铵较多的地, 一般不要再追蕾 肥, 以防止营养生长过旺, 把
尿素集中施在花铃期, 弱地在初花期 施入, 壮苗在结1~2个大铃时施入, 花铃肥一次可施15~20千克
尿素, 7月下旬至8月初, 酌情再追一次盖顶肥, 盖顶肥不宜过 多, 以5千克
尿素左右为宜, 防止贪青晚熟。 (3) 调节氮素比例 农民长期偏施
氮肥, 其结果不仅造成氮素 养分的流失与浪费, 而且使氮、 磷、 钾比例严重失调。 根据不同土 壤地力, 将每亩施用
氮肥调节到10~15千克 (包括有机肥氮素)。 (4) 增加
钾肥施用量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吸收钾素约占整个生 育期钾量的24%, 现蕾到开花约占42%, 开花到成熟约占34%。 因此,
钾肥应基施或在现蕾前追施, 以利于棉花早期生长, 重点满 足蕾、 花、 铃生长发育的需要。
钾肥用量增加到每亩10~15千克。 (5) 补充
磷肥 磷在土壤中不易移动, 且溶解释放缓慢, 不易 被根系吸收, 所以
磷肥应作为
基肥施用, 使其在生育前期发挥肥 效。 生长中, 常将
磷肥与
氮肥混合施用, 其肥效大大超过单独施用
磷肥。
磷肥用量应补充到20~30千克。 (6) 喷施硼肥 充足的硼, 不但可以促进花器发育, 有利于授 粉和提高结实率, 还可以加速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增加单 桃重和衣分率。 所以应在蕾期, 初花期, 盛花期各喷施一次0.2% 的硼砂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