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花如何巧用甲哌促进增产?

2024-09-25 08:35 作者:李先生  

甲哌, 又名助壮素、 缩节安、 缩节胺, 简称 DPC, 是一种 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延缓剂, 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或粉末, 易溶于 水, 毒性极低, 种子残留量极低, 对人畜和工业应用无不良影响, 使用安全。 国产甲哌为晶体粉末, 含有效成分96%以上。 甲哌 可防止棉株徒长和减少最佳结铃期的蕾铃脱落, 表现了良好的生 理效应和生产效果。 (1) 主要作用 ① 抑制节间伸长的规律性 在棉株的各生育时期, 甲哌都 可有效地延缓主茎和果枝节间的伸长, 而且对果枝伸长的抑制程度 大于主茎。 甲哌还可以控制顶芽、 腋芽和营养枝的生长。 这种对 主茎与果枝伸长、 顶芽、 腋芽的抑制效应, 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塑造理想的株型, 改善田间结构, 简化人工整枝, 也有利于营养物质 向生殖器官的分配。 ② 对棉根发育有良好的促进效应, 有效期较长 用甲哌浸 种, 提高了棉苗发根部位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 使侧根出 现早而多。 生长期间使用甲哌, 可使根系活力加强, 提高了对无 机离子的吸收强度。 甲哌能增加根系合成氨基酸的能力, 对根系 的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激素都有调节效应。 ③ 调节棉叶发育及功能 叶面积变小, 叶片变厚, 叶绿素含 量增加, 叶片光合能力加强, 光合产物向生长势较强的生殖器官输 送和分配, 延缓叶片衰老, 这些生理功能的变化受控于棉叶内源激 素的改变。 ④ 促进产品器官的发育和结铃, 提高棉铃素质 甲哌不仅 是一项防止棉株徒长的 “对症” 应用技术, 而且是能够调节棉株体 内生理功能和活性, 能定向诱导、 塑造理想株型、 群体结构和优质 成铃结构, 改善棉田群体生态环境, 促进棉铃发育, 增加铃重, 达 到早熟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可增产皮棉10%左右, 增 加霜前花20%, 每亩棉田节省整枝用工4~5个。 (2) 使用技术 使用甲哌掌握 “早控、 轻控、 勤控; 前期宜 轻, 后期偏重但宜准; 一般田宜轻, 旺长田适当多控” 的原则, 并 要结合当地的品种、 气候、 地力和棉株长势等具体情况, 灵活运 用。 系统化控从种子处理 (浸种) 开始, 一般在棉花全生育期间需 化控3~4次。 ① 播种期浸种 目前的棉花种植方法大多是制钵播种, 在播 种前, 用98%甲哌1克对水6~10千克配成浸种液, 将待播的 棉种放入浸种液中, 浸泡10~12小时, 种子与浸泡液1∶2为宜, 脱绒的种子浓度可低些, 未脱绒的种子浓度可高些, 浸过的种子晾 干后, 即可播种。 可促棉苗早发健壮, 防治地下病虫害。 ② 幼苗期喷顶 棉苗出齐后10天左右, 达1叶1心或2叶1 心, 可用98%甲哌1克对水80~100千克, 均匀地喷洒在棉苗 的顶部上。 ③ 苗期喷雾 棉花达8~10叶, 株高20~30厘米时, 每亩用 22198%甲哌0.5~1克, 对水20~30千克进行喷雾。 ④ 蕾期初花期助壮 棉花主茎10~16叶、 株高50~60厘米, 发现棉花现花时, 每亩用98%甲哌2~3克, 对水15~20千克, 均匀喷施在棉株上部, 一般可降低株高5~10厘米, 这是塑造理想 冠状结构、 推迟封垄、 简化整枝、 减少脱落的最好时期。 可促使根 系下扎, 调节水肥使植株稳壮, 早开花。 ⑤ 花铃期增铃 花铃期棉花打顶后一周左右, 每亩用98%甲 哌4~6克对水20~25千克, 叶面喷施以控制上部果枝甩长辫子 和抑制赘芽生长, 增强根系活力, 增加蕾铃, 还能协调防止棉花早 衰, 保叶促桃, 增效、 增产显著。 (3) 注意事项 ① 选择对象田 三种棉田适合喷施甲哌: 一是土壤肥力较 高或前期施肥量大且氮肥比例大、 棉株营养生长过旺、 有旺长趋势 的棉田, 包括地膜棉和麦后棉; 二是品种株型松散, 植株高大的棉 田; 三是种植密度过大、 株行距配置不合理, 有提早封行趋势的棉 田。 土壤肥力差、 棉株长势弱的田块和干旱少雨时均不宜喷施甲 哌。 ② 掌握化控时间 棉田喷施甲哌应以盛蕾期至盛花期和打 顶前后为重点施药时期, 具体施药时间应根据天气条件及棉苗长势 而定。 甲哌在强光下容易发生氧化分解, 降低药效, 故应避免在 强光和高温下喷洒。 在夏季, 最好在下午高温后又有一段光照下喷 药较适宜, 并要注意天气变化。 在田间相对湿度高时喷施, 可发挥 最大药效。 ③ 掌握施用方法 甲哌用量少, 最好先配成母液, 然后再 按所需浓度配制, 避免用药过多或过少。 甲哌在棉花上的药效期 15~25天, 喷后3~5天开始发挥作用, 第10~15天是药效发挥 最大作用期, 到喷洒后的第20~25天, 直接控制主茎的生长效应 明显减弱, 所以应注意勿使药效期间断。 棉叶对甲哌吸收快而输 出慢, 喷药后2小时内是快吸收期, 可吸收施药总量的一半, 2~6 小时变慢, 6小时之后基本吸够作用量, 故一般喷药后6小时内 若下雨, 需重喷。 干 旱 年 份 和 旱 地 棉 田, 则 要 严 格 掌 握 药 量 和 次数。 ④ 加强用药后管理 棉田喷施甲哌后3~5天叶包开始变 深, 施药后10~15天药效发挥最好, 施药后30~40天内叶色仍较 深, 这往往会使棉农产生棉株不缺肥的错觉, 因而放松棉田的肥水 管理。 另外, 由于喷施甲哌后棉株叶色深绿, 迎合了害虫的趋绿 特性, 易成为害虫集中产卵的场所。 因此, 棉田喷施甲哌后加强 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⑤ 甲哌过量施用的补救措施 过量施用甲哌后, 棉花叶 片变小变厚, 节间密集, 赘芽增多, 棉株生长不均, 造成蕾铃大量 脱落, 出现贪青晚熟。 补救措施为及时喷施30~50毫克/千克的赤 霉酸或立即追施速效肥或叶面喷肥。 ⑥ 甲哌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不宜与除草剂混用, 尽量不 混用其他调节剂, 以防过量, 造成药害。 用药量掌握先轻后重的原 则, 应用的时期和次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即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品 种、 气候、 土质和长势灵活运用, 但在生长前期一次使用量不要过 大, 以免产生药害。 提倡少量多次、 宁低勿高, 避免一次使用量过 大而产生药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有哪些? 下一篇:棉花应用百草枯催熟应把握哪些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