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缺硼症状在生产上每年都随处可见, 但由于缺硼的程度不 一样, 其症状表现是不一样的, 有的是进入蕾期后, 叶柄上呈现深 绿色耳环带状, 越是中上部新叶叶柄环带越为明显; 有的是老叶肥 厚, 叶脉突出, 叶色加深, 叶片发脆; 有的是新生叶片变小, 叶面 皱缩, 呈反向卷曲, 顶端生长受阻; 有的是果枝节间缩短, 果枝与 主茎的夹角变小, 或侧枝较多, 呈簇生, 蕾、 花、 铃发育均不正 常, 棉桃畸形, 茎和叶柄的维管束受损, 出现绿色环带; 有的是苞 叶张开, 花蕾易脱落; 有的是花冠缩短且难以张开, 铃小且少, 最 终导致蕾而不花、 花而不实, 造成减产。 (1) 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缺硼症状 ① 苗期 子叶变小, 叶柄较长, 叶片增厚, 颜色变深, 脆而 易折, 萎蔫下垂呈 “个” 字形 (正常叶子上挺呈 “Y” 形); 顶芽 发育停滞, 腋芽萌发, 形成多头、 叶小的畸形苗。 发病轻的棉株节 短枝密, 株型紧凑。 ② 蕾期 缺硼时叶柄较长, 幼蕾发黄, 苞叶张开, 直观似被 虫蛀过, 极易脱落, 中下部坐蕾极少甚至不坐蕾, 上部幼蕾随着生 长也相继脱落。 棉花缺硼易感染黄萎病。 ③ 花铃期 开花少, 花型小, 长势弱, 花瓣不能完全展开, 花冠被苞叶包着, 花粉粒活力差, 易败育, 授粉后棉桃小而长, 顶 端尖而弯曲, 铃基部呈黑褐色, 成熟时开裂不良, 吐絮不畅。 (2) 棉花植株不同部位缺硼症状 ① 株型 一是矮化型。 当土壤速效硼含量小于0.1毫克/千克 的严重缺硼状况下, 发生棉苗严重缺硼, 植株矮小, 称为矮化型。 其中有早期多头型, 棉苗子叶小, 叶色深, 叶肥厚, 在子叶期生长 点即受阻, 真叶小且生长迟缓, 以后顶芽死亡, 侧芽产生, 形成多 头棉, 故总叶片数多于硼营养正常的棉株; 还有中后期多头型, 前期一般能正常出现真叶, 开始的真叶大且肥厚, 暗绿色, 变脆, 盛 蕾期后, 上部叶片变小、 萎缩, 侧芽发生, 形成多头棉。 二是高主茎型。 在土壤速效硼含量在0.1~0.5毫克/千克的条 件下, 棉苗植株变高, 超过正常硼营养的棉苗, 故称为高主茎型。 棉苗在长相上一般正常, 但多有叶柄环带, 有的果枝节位增高, 有 时在出现果枝后又出现叶枝, 形成果枝和叶枝交互错乱。 叶片有时 也有下部叶片变大、 肥厚、 变脆、 暗绿无光、 上部叶片萎缩的现 象。 有时也由于腋芽丛生而形成多头棉。 ② 叶片 下部老叶叶片增大、 肥厚、 暗绿色无光泽、 变脆、 叶脉突出, 严重时叶脉木质化坏死, 叶片向上卷曲呈杯状; 顶部新 叶变小, 叶缘和主脉失绿,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叶片逐步变为凸状、 皱缩。 ③ 叶柄 缺硼叶柄比正常的短而粗, 表面粗糙多毛, 有若干 个浸润状环带, 环带外观绿色, 环带处的组织肿胀、 凸起, 使叶柄 呈串珠状。 从纵向解剖可以看到, 与环带相应的内部初期变绿色, 严重时变褐坏死, 个别叶柄的外部开裂。 环带的横切面可见韧皮部 细胞分裂增加, 维管束细胞排列混乱, 髓部细胞变成不规则环状, 排列不整齐, 细胞内有结晶析出。 ④ 蕾 田间栽培的棉花能现蕾, 蕾易脱落, 脱落前往往苞叶 张开, 似被虫蛀状。 ⑤ 花 严重缺硼时, 由于严重落蕾, 故开花少。 偶有开花时 也很少, 花冠短缩, 不易伸展, 花冠顶端向中心包裹, 即花口不张 开, 整个花冠被苞叶包着, 由白变红。 花粉生活力差, 严重时花粉 完全没有生活力。 棉花缺硼的一个重要症状是 “蕾而不花, 花而不 实”, 严重地影响棉花产量。 ⑥ 幼铃及成铃 严重缺硼, 幼铃较少, 即使有少量的幼铃, 发育也很缓慢, 易脱落, 故成铃数少, 幼铃和成铃往往较尖, 呈挂 钩状。 ⑦ 腋芽及主茎生长点 棉花缺硼时腋芽大量发生, 主茎顶端 及腋芽的叶片小而且卷曲, 棉株形成多头大簇, 一般对株高没有影 响。 极严重时主茎生长点坏死, 棉株矮化。 ⑧ 果枝及果节 果枝数一般不少, 但果枝不易伸长, 由于蕾 易脱落, 故每株空果节数多, 果节短。 如果土壤极严重缺硼, 引起棉花蕾而不花, 则棉苗可能出现上 述各种症状。 其基本表现是现蕾易脱落, 不开花不结桃, 但病态却 最早出现在叶片和叶柄上, 至于在一般潜在性缺硼情况下, 病态主 要出现在 叶 柄 上, 这 是 棉 花 缺 硼 田 间 诊 断 时 要 特 别 注 意 的 重 要 特点。 (3) 环带识别 棉花缺硼, 最明显的外部症状是 “叶柄环节”, 就是在棉叶的叶柄上产生几个至十几个或更多的深绿色、 油渍环状 形圈, 这是棉花缺硼的警告。 缺硼棉株在现5~8片真叶时, 叶柄 上会出现较多的暗绿色环带, 环带部组织肿胀, 手摸时有凹凸不平 的感觉, 纵向切开病株叶柄, 可见环带处内部组织有明显的褐变。 环带颜色越深, 分布越密, 肿胀突出越明显, 缺硼情况越严重。 据 调查, 黄河流域缺硼棉田, 叶柄环带率可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