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棉花植株结构组分元素。 棉株根系主要吸收二价铁离子, 也吸收螯合态铁。 铁的吸收和运输受植株激素如生长素的控制。 铁 的吸收主要在能产生生长素的根尖。 棉株吸收铁靠不断长出的根尖 来完成。 铁是棉花生长发育过渡元素, 作为辅酶或活化剂参与许多 酶反应, 形成酶-底物-金属络合物, 或者在金属-蛋白 (酶) 中作为 活性基团, 催化多种生化反应。 盐碱地使用铁肥可改良土壤, 促进 增产。 (1) 缺铁症状 表现为 “缺绿症” 或 “失绿症”, 开始时幼叶 叶脉间失绿、 叶脉仍保持绿色, 叶脉颜色深于叶肉, 色界清晰, 严 重时叶片完全失绿变黄, 甚至变白, 心叶常白化, 形成网纹花叶, 称失绿症。 有时一开始整个叶片就呈黄白色。 茎秆短而细弱, 多新 叶失绿、 老叶仍可保持绿色。 由于铁在植株体内不移动, 症状首先 出现在幼嫩叶片。 长江流域棉田土壤和棉花一般不表现缺铁症状。 (2) 缺铁原因 土壤中磷、 锌、 锰、 铜含量过高, 钾含量过 低, 土壤蚀性大、 水饱和度高, 使用硝态
氮肥, 均会加重缺铁。 (3) 施铁方法 含铁化合物有硫酸亚铁、 硫酸铁铵、 氧化铁、
柠檬酸铁、 螯合铁等。 铁肥可采取根外喷施, 喷雾用液浓度, 硫酸 亚铁一般为0.2%~0.5%, 或采用土壤追肥, 一般亩用硫酸亚铁 2~3千克, 配合厩肥拌肥混后施用。 由于铁在植物体内移动性极 177差, 喷雾时只有雾点能够复绿, 因此效果有限, 即使反复喷雾也常 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又因缺铁一般发生在石灰性土壤中, 对土壤施 用铁盐时又极易沉淀失效。 螯合铁不易被氧化沉淀, 因此有效性 较高。 但施铁肥过量时, 叶色暗绿, 叶尖叶缘焦枯, 脉间有褐斑。 易 导致缺乏铜、 锰、 锌等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