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管理 ① 秋冬或早春深耕、 深翻土地 疏松的土壤可多接纳和蓄存 大气降水、 地表灌水, 保持并提供较充足的棉田底墒。 ② 精细耙耱、 平整土地 耙碎、 耙实、 耱平上层土壤, 切断 表层并接通下层土壤毛细管, 减少地表土壤水分蒸发并促进下层土 壤水分上移, 保持较好的土壤墒情。 ③ 适时适度中耕松土 棉花播种前, 对棉田要浅锄中耕, 以 破除板结、 去杂草、 增温、 保墒、 压碱。 棉花出苗前后, 应进行一 次浅中耕, 以松土、 增温、 保墒, 促进棉花早出苗, 争取齐苗、 壮 苗。 棉花现蕾期要进行一次深度约10~12厘米的中耕, 促根深扎, 以增蕾保铃。 花铃期要进行一次深中耕, 深度约12~14厘米, 主 要是切 断 上 层 部 分 根 系, 保 持 下 层 土 壤 水 分, 防 止 棉 花 疯 长 和 早衰。 ④ 深施
基肥 棉苗移栽前或移栽后7天内, 每亩深施全生育 期用量的20%配方
肥料作
基肥, 以诱导棉苗深扎根。 (2) 抗旱播种 ① 抢墒播种 即在干旱期小雨后, 趁土壤湿润立即播种。 ② 去土种湿 推去上层干土, 在下层潮湿土中播种。 ③ 借墒播种 开穴点播下种后, 用下一穴的湿土覆盖, 促进 出苗。 ④ 起垄播种 在秋播时培成20厘米左右的土垄, 播种时把垄 上干土推翻到垄间, 再在垄上湿润土上播种。 ⑤ 带水点种 在棉花开穴播种后, 在播种穴中浇水后再盖膜 保墒。 ⑥ 节水渗灌 播种后在播种行间铺设带有小孔的塑料管, 管 中通水, 使水慢慢渗透到播种行, 湿润种子周围的土层, 渗透后收 去管道 再 覆 盖 地 膜, 这 种 方 法 能 有 效 地 提 高 水 分 利 用 率, 促 进 出苗。 (3) 及时抗旱 ① 把握抗旱指标 在棉花生育期抗旱要达到较好的效果, 必 须以土壤含水量为依据, 以棉株的生长形态及气象指标为参考。 从 天气 上 看, 连 续 7~10 天 高 温 晴 朗 无 雨, 田 间 土 壤 持 水 量 低 于 60%, 抓起10厘米深的土壤狠捏成团、 松手即散, 便需灌水, 如 手捏不成团, 表示严重缺水, 需立即灌水。 从形态指标看, 棉株生 长缓慢, 主茎日生长量下降到1厘米左右; 主茎红茎比迅速上升到 90%以上, 叶片变小、 变厚, 中午出现萎蔫, 叶色暗绿; 棉株顶端 幼嫩部位不到10厘米, 向阳性减弱, 开花速度加快, 花位上升到 最上一朵花距顶部不足6层果枝。 以上情况, 说明营养生长过慢, 需立即灌水抗旱。 既要防止贻误抗旱时机造成棉株受旱加重, 又要 防止盲目灌水造成抗旱降雨重叠, 影响抗旱效果甚至造成棉田积水 受涝或受渍等现象产生。 ② 注意抗旱方法 细流沟灌 沟灌是一种很好的节水灌溉方法, 一般沟灌长度以 50米左右为宜。 坡度大, 土壤黏重的棉田灌水沟可适当延长。 灌 水量至少应保持水分能充分湿润, 根层一般花铃期湿润60~80厘 米土层。 亩灌水量30~50米3; 成熟期浸润50~60厘米土层, 亩 灌水量30~40米3 左右。 挑水浇灌 挑水直接浇灌到每株棉花的根部, 但水量一定要浇 足, 不能点到为止。 灌水时间 棉田抗旱不宜在白天阳光直射下进行, 一般要在傍 晚6时以后灌水, 次日清晨排清。 高温季节应推迟至晚8时以后灌 水, 以防止因棉田小气候骤变而造成不应有的蕾铃脱落。 灌水方法 上, 要坚持沟灌, 切忌大水漫灌; 要坚持速灌速排, 杜绝长时间水 泡田现象, 确保抗旱效果。 每次的灌水量应保证湿润棉花根层土 壤, 满足棉株生育为标准。 一般苗蕾期要浸透40~60厘米, 花铃 期浸透60~80厘米, 成熟期浸透50~60厘米。 其每亩灌水量为: 蕾期20~30米3, 花铃期30~50米3, 成熟期30米3 左右, 灌水量 宜小不宜大。 有条件的地区, 还可采用喷灌或滴灌等先进设备和方 法, 抗旱效果更为明显, 一般可比普通灌水抗旱的效果提高20% 以上。 ③ 加强灌后管理 中耕破板 待适宜锄头劳作时, 及时中耕松土, 起垄培蔸, 以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增施
肥料 对未施花铃肥的棉田, 结合抗旱, 亩施
尿素10~ 15千克或
复合肥25千克, 以满足棉株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但 要注意天气预报, 防止施后遇雨, 并且要结合做好雨季的排水防涝 工作。 及时整枝去叶 如去掉老叶、 黄叶、 叶枝、 空枝等, 以减少叶 片的蒸发量, 缓解旱情。 喷药补肥 旱情缓解后, 可结合治虫等, 配施 0.5%
尿素加 0.3%
磷酸二氢钾喷雾1~2次, 促进根外营养供应和棉花发育生 长, 增加铃重和结铃率, 重点抓好秋桃病虫防治, 提高产量。 (4) 地面覆盖保墒 包括地膜覆盖棉田保墒和秸秆覆盖、 砂石 覆盖保墒等。 233① 地膜覆盖 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土壤水分蒸发, 保住下层土 壤水分, 而且能使深层土壤水分上移集聚, 具有提墒作用, 满足棉 花生长发育对水分需求, 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为提高抗旱保墒效 益, 要求地膜覆盖度要大, 双行根区覆盖和宽膜覆盖较好, 要把放 苗孔和地膜用土压实, 防风揭膜, 减少蒸发。 发现地膜有破口, 也 必须用土封严压实。 ② 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有明显减少土壤蒸发和保墒、 提墒的 作用, 而且秸秆还田还有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 秸秆主要包括麦 秸、 麦糠、 玉米秸等, 如苗蕾期覆盖, 应在覆盖前施足追肥。 秸秆 用量以地面盖匀、 盖严、 铺满地面为宜, 但又不压棉苗。 一般每亩 用量250~500千克。 秋后即将秸秆翻入棉田中。 ③ 砂石覆盖 在有砂石条件的地区, 用砂石覆盖棉田, 也有 明显的保墒、 增产效果。 在棉田表面覆盖由卵石、 砾石、 砂石混合 体组成的5~15厘米的覆盖层。 播种或施肥时先扒开砂层, 下种或 下肥后盖回砂石。 (5) 施用抗旱剂或抗蒸腾剂, 如旱地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