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识别与防治地老虎?

2024-09-25 07:06 作者:李先生  

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 又称地蚕、 土蚕、 切根虫。 为害棉花 的地老虎主要有小地老虎、 大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为害较重的是小 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1) 为害特点 幼芽在土中被幼虫吃掉, 棉籽被吃空, 造成缺 苗断垄。 初龄幼虫啃食叶肉, 留下表皮, 形成 “天窗” 式被害状, 稍大可将叶片咬透, 形成小洞或缺口, 也为害生长点, 致使真叶长 不出, 形成子叶肥大的 “公棉花” 或多头棉, 开花结铃少且迟。 这 是低龄幼虫造成的常为人们忽视的严重为害。 大龄幼虫可咬断叶柄 甚至主茎, 棉苗基部被咬断, 断苗茎叶被幼虫拖至土穴中, 造成缺 苗断垄, 在地老虎大发生年, 如防治失时, 可造成大量缺苗, 甚至 毁种。 幼虫一般白天潜伏土下, 夜间出来为害, 但是1~2龄幼虫 有时白天 (特别在阴天) 也躲藏在棉苗上, 甚至为害。 (2) 形态特征 地老虎形态识别要点见表23。 (3) 发生规律 小地老虎以幼虫、 蛹或成虫越冬。 黄地老虎多 数以成长的幼虫在无草或少草的菜地或农田的田埂上3~15厘米深 的土中越冬。 大地老虎常以未成长的幼虫在枯萎的杂草上越冬。 从 北向南发生代数逐渐增多, 小地老虎每年可发生2~7代, 但多数 以第一代严重为害棉苗, 小地老虎发生较早, 一代卵孵化盛期在4 月中旬, 4月下旬~5月中旬进入幼虫为害盛期。 黄地老虎在北方 地老虎形态识别要点 小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 触角深黄色,雌蛾为丝状, 雄蛾为篦状,端部为丝状。 前翅深灰褐色,内横线和外横线均弯曲呈“之” 字形,中室端有黑色肾形纹,肾形纹凹面向外并紧连一个明显的长三角形 黑斑,三角形黑斑尖端向外,与由前缘向内指的两个较小的长三角形黑斑 相对。 后翅灰白色,翅脉褐色。 卵半球形,长约0.5毫米,有很多纵纹和 横纹。 初孵幼虫砂褐色,取食后体色转绿,入土后又转为灰褐色。 老熟幼 虫体长37~47毫米,头部褐色,有不规则黑褐色网纹。 蛹长 18~24毫 米,宽8~9毫米,赤褐色 黄地老虎 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 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篦 状,端部1/3为丝状。 前翅黄褐色,各有1个明显的黑褐色肾形斑纹和环 形斑纹。 后翅白色,前缘略带褐色。 卵淡黄褐色,上有淡红晕斑,孵化前 黑色,形状和小地老虎相似。 老熟幼虫体长33~45毫米,头宽2.8~3毫 米,头部深黑褐色,有不规则深褐色网纹。 蛹体长16~19毫米,红褐色, 腹部末端有粗刺1对,第五至第七腹节背面中央有许多小刻点 每年可发生2~3代, 也以第一代为害棉苗较重, 黄地老虎发生稍 迟, 于5月中旬进入一代卵孵化盛期, 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进入 幼虫为害期。 一般低洼地发生为害较丘陵地为重, 黏土、 壤土较沙土为重。 杂草多的比杂草少的田块卵和幼虫数量大。 春季一代卵盛期和初龄 幼虫期降大雨对其不利。 春季3~4月温度高, 地老虎发生早; 而 5月上中旬地表温度过高, 对初龄幼虫不利。 地老虎已知的天敌有甘蓝夜蛾拟瘦姬蜂、 夜蛾拟瘦姬蜂、 暗黑 赤眼蜂、 伏虎茧蜂以及夜蛾土蓝寄蝇、 双斑撒寄蝇、 灰等腿寄蝇等 多种寄蝇, 还有寄生菌类寄生。 (4)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实行稻棉轮作。 播前清除田内外杂草, 受害重 的田块可结合灌水淹杀部分幼虫。 ② 毒饵诱杀 防治3龄后的大龄幼虫, 可用90%晶体敌百虫 1千克对水5~10升, 喷在100千克碾碎后炒香的棉籽饼或油渣上 拌匀, 傍晚把毒饵撒在棉苗四周, 每亩用10~20千克诱杀幼虫。 ③ 毒土法 用50%辛硫磷乳油500克对水喷拌细土50千克, 每亩用毒土20千克, 在傍晚顺行施于幼苗根部。 ④ 灌根 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 或50%辛硫磷乳油 1000倍液灌根。 ⑤ 喷雾防治 出苗期定苗前新被害株10%、 定苗后新被害株 5%时, 及时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或20%氰戊菊酯 乳油20~30毫升、 2.5%敌百虫粉2.5~3.0千克、 40%辛硫磷乳 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棉叶螨? 下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棉蚜?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