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识别与防治棉铃疫病?

2024-09-25 06:48 作者:李先生  

棉铃疫病是我国棉花铃期为害最严重的病害, 各棉区均有发 生, 约占棉铃病害所至烂铃总数的2/3以上。 烂铃与健铃相比, 衣 分降低22.8%, 绒长降低23.4%, 强度下降49.3%, 棉花烂铃造 成直接产量损失10%~30%, 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1) 发病症状 棉铃疫病多为害棉株下部的大铃, 越是生长茂 盛或荫蔽的棉田越容易发病。 发病部位多从棉铃基部萼片下面开 始, 其次在铃缝、 铃尖或铃面其他部分。 最初铃面出现淡褐色、 青 褐色至青黑色湿浸状病斑, 一般不软腐, 形状不规则, 边缘颜色渐 浅。 开始发病时, 病部与健部有较明显的界限, 到病部扩展后, 界 限即模糊不清。 病斑扩展很快, 一般3~5天整个铃面便变成光亮 的青绿色或黑褐色。 疫霉侵入棉铃后, 很快侵染中柱、 心皮及种子 外皮, 使这些部分变青色或青褐色。 很少发现铃面变色部分在局部 停止发展而形成固定的病斑。 当整个棉铃开始变为青亮黑绿时, 铃 面上见不到任何菌丝, 这是棉铃疫病的典型症状。 (2) 发病规律 棉铃疫病由棉铃疫病菌引起。 病菌以卵孢子在 土壤中和以菌丝在种子中越冬。 经过春夏季在土壤中的一段腐生生 活后, 产生孢子囊, 到棉花的蕾铃期, 从孢子囊释放出的游动孢子 随着土面溅散的雨水传播到棉铃上进行侵染。 雨季来的早晚和雨量多少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 病菌生长最 适温度为22~25℃, 致病适温在24~27℃, 疫病烂铃开始发生于 7月下旬或8月上旬, 8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 在北方9月上旬以 后, 发病即陡降, 而南方发病盛期可延长到整个9月。 开始发病龄 期最早是开花后的21天, 比较集中于开花后30~50天。 烂铃绝大 部分集中于棉株下部1~5个果枝内。 温度在15~30℃的条件下均 能发病, 湿度范围也很广, 56%~100%相对湿度下都能发病, 但 一般表现烂铃的发生和盛期都决定于多雨期, 8月尤其是8月中下 旬的降雨最为关键, 在连续降雨3~5天, 降雨10~20毫米, 一定 有新铃疫病发生。 因此, 铃期多雨是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降雨不 但影响烂铃发生的轻重, 也决定发病的早晚。 多年连作、 地势低洼、 土质黏重、 氮肥过多、 地膜覆盖、 治虫不及时的棉田, 棉田密 度大以及结铃期浇水过多或遇连阴雨的棉田, 铃病发生就重。 (3) 防治方法 基于棉花烂铃发生部位的特点, 结合烂铃发生 的高峰的时间, 可在烂铃高峰出现前, 重点防治棉株基部下三台果 枝铃。 长江下游的棉区防治适期在8月下旬。 ① 间作套种 棉花与甘薯、 豆类、 麦类等间作, 改善通风透 光, 降低土壤湿度, 有明显减少烂铃的作用。 深中耕、 高培土, 可 排除积水, 降低土壤湿度, 有利于防病。 ② 合理追肥 棉株长势旺的要晚施、 少施肥, 避免偏施氮肥, 合理增施磷、 钾肥。 8月中旬至9月上旬, 可用磷酸二氢钾根外追 肥, 促使棉铃早开裂。 ③ 精细整枝 早期摘除基部三台果枝 (三台果枝长成后) 或 适期 (烂铃高峰期前) 摘除三台果枝上的内膛铃。 推株并垄、 勤整 枝、 早打顶可增强棉株间的通风透光, 降低棉田湿度, 减少铃病。 ④ 清洁棉田 在棉花整个生育期, 摘除发病的苗、 枝、 叶等 残体, 都要带出棉田, 集中焚烧, 以减少病菌传播侵染的来源。 ⑤ 科学化控 盛蕾期至初花期, 每亩用甲哌有效成分0.5~ 0.8克或棉花高效液肥80~100毫升对水30升喷施; 初花期至盛 花期, 每亩用甲哌有效成分2~2.5克或棉花高效液肥200~250 毫升对水45升喷施; 盛花期至打顶, 每亩用甲哌3克或棉花高 效液肥300毫升对水 35 升喷施; 8 月 15~20 日, 每亩用甲哌 3.5克对水50升喷施, 缩短上部果节, 塑理想株型。 ⑥ 乙烯利催熟 霜前20天, 以施药后数日内最低气温高于 20~22℃时为宜。 每亩用40%乙烯利水剂125~150毫升对水50~ 60升, 只喷一次即可保证药效, 若喷药后1周内遇雨须重喷一次。 ⑦ 种子处理 选用脱绒包衣种子, 若农户自己用药剂拌种, 100千克种子需300克敌磺钠, 或2500克多菌灵为宜。 将所选的 药剂对水5~10升稀释后边喷雾, 边翻堆搅拌均匀, 闷种24小时 后, 摊开晾开。 ⑧ 喷药防治 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 液, 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 64%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在盛花期后1个月 (约7月底至8月上旬), 每隔10 天左右喷药一次, 喷药2~4次, 并可与杀虫剂配合, 病虫兼治。 还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 于苗期 (5 月上中旬) 喷雾防治。 对上述杀菌剂产生耐药性的棉区, 可选用69%烯酰吗 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棉花褐斑病? 下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棉铃红腐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