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黑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2024-09-24 19:43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北方比南方、山区比平原发生普遍而严重。减产程度因发病时期、病瘤大小及发病部位而异,发生早、病瘤大,在植株中部及果穗发病时减产较大。近年来,该病在北方的某些杂交种上发生严重,减产高达15%以上。

一、黑粉病症状

此病为局部侵染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任何地上部的幼嫩组织都可受害。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加。病苗茎叶扭曲畸形,矮缩不长,茎基部产生小病瘤。拔节前后,叶片或叶鞘上可出现病瘤。叶片上的病瘤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常成串密生,内部很少形成黑粉。叶片在未出现病瘤之前,先形成褪绿斑,病斑部的叶肉细胞皱缩,失去其特有形态。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感病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的病瘤。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病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病瘤。病瘤是被侵染的组织因病菌代谢产物的刺激而肿大形成的菌瘿,外被由寄主表皮组织形成的薄膜。病瘤初期白色,有光泽,肉质多汁,以后迅速膨大,表面暗褐色,内部变黑。病瘤成熟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

二、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取以减少菌源、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秸秆用作肥料时要充分腐熟。玉米生长期结合田间管理,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割除,病带出田外处理。

2、选用抗病品种积极培育和因地制宜地利用抗病品种。目前农大60、科单102和海玉8号等均为抗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灌溉要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

4、种子处理可用于种子处理的药剂很多,如用0.1%401抗菌剂、35%菲醌粉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

5、药剂防治玉米未出苗前可用50%克菌丹200倍液或15%三唑酮750-1000倍液,每公顷1500kg进行土表喷雾,消灭初侵染源,幼苗期再喷洒1%的波尔多液具较好防效。在病瘤未出现前喷15%三唑酮、12.5%烯唑醇,花期喷0.2%的福美双可降低发病率。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的亩产量一般是多少斤? 下一篇:发财树一般多长时间浇一次水合适?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