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纹病 (彩图18) 是豇豆的一种常见病害, 多在开花结荚后发 第一章 豇豆 61生, 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茎和豆荚。 高温高湿的天气及栽植过密、 通风透光差、 连作地、 低洼地、 植株生长衰弱、 缺肥, 易诱发本病。 (1) 识别要点 ① 叶片发病 初生红褐色小斑点, 微突起, 扩大后, 病斑呈圆 形或近圆形, 直径4~8毫米, 红褐色, 边缘明显, 斑面上有明显的 同心轮纹, 病部组织不穿破, 也不产生黑色小粒点。 叶脉发病, 呈褐 色坏死斑。 天气潮湿时, 常在叶片背面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 严重 时引起落叶。 ② 茎蔓发病 茎上呈褐色不规则条斑, 并向左右四周扩展围绕, 最后引起上端茎叶凋萎枯死。 ③ 豆荚发病 荚上生赤紫色斑点, 扩大后呈褐色轮纹斑。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 发病初期及时摘 除病叶, 带出田外销毁或深埋。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 有机肥。 育苗移栽的, 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 播种后用药土覆 盖, 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② 种子消毒 可用45℃温水浸种15分钟, 捞出后用凉水冷却。 也可用种子重量 30%的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或 40%甲醛 200倍液浸种30分钟。 ③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 可选用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或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 1500~2500倍液、 20%
咪鲜胺乳油1500~2000倍液、 20%
噻菌铜悬 浮剂500~600倍液、 25%
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 77%氢氧 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 40%
氟硅唑 乳油6000~8000倍液、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65% 代森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 液、 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 每10天喷药一 次, 共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