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苗 (彩图53) 以豌豆嫩梢为食用产品, 又称豌豆尖、 龙须 菜。 豌豆嫩梢肥嫩多汁, 具有独特的清香味, 质地柔软, 颜色翠绿, 润滑可口, 是广大城乡人民喜食的时鲜叶菜。 豌豆苗在我国南方栽培 较多, 近年来北方地区的生产面积也逐渐增加。 豌豆苗以露地栽培为 主, 也有保护地生产的。 除6~8月高温季节外, 其他月份可分期播 种, 以春、 秋两季温和期更适合栽培, 春季的播种期一般在2~3月 份, 秋豌豆苗的播种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1) 品种选择 生产上宜选用茎秆粗壮、 叶片大而肥厚、 生长 旺盛、 再生力和发枝力较强、 不易早衰的品种, 以利延长采收期和提 高产量。 (2) 整地做畦 豌豆苗生长期长, 收获次数多, 宜多施
基肥, 并配合
氮肥。 每亩施腐熟
农家肥1500~3000千克, 过磷酸钙10~15 千克, 草木灰100千克,
尿素10千克。 然后将种植地块深翻20~25 厘米, 耙平耙细, 做成1.5~2.0米宽的平畦或半高畦, 南方多雨地 第三章 豌豆 155区应做好排水沟。 (3) 播种 由于豌豆苗在营养生长期间采收, 播种密度应比软 荚豌豆大。 一般采用宽幅条播, 即先开沟, 在沟中按一定的株行距播 种, 行距一般25~30厘米, 株距10厘米左右。 也可采用穴播, 行距 25~35厘米, 穴距20~25厘米, 每穴播种子4~6粒。 秋季因气温 降低, 植株不易旺长, 可适当密植, 一般行距为15~20厘米。 播种 后覆土2~3厘米。 春季露地播种后出苗前可在畦面上盖薄膜保温, 秋季播种至出苗前后则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 (4) 田间管理 ① 科学除草 苗期浅中耕除草1~2次, 密植地人工拔草。 也 可采用化学除草, 播种浇水后, 趁土壤湿润时, 及时用化学
除草剂 封杀杂草。 每亩用33%
二甲戊灵乳油100毫升, 对水1000倍, 或 者每亩用72%
异丙甲草胺乳油70毫升, 对水1500倍液, 均匀喷洒 表土。 ② 肥水管理 豌豆苗既不耐旱也不耐涝, 应经常浇水保湿, 雨 季注意排水防涝。 因豌豆苗以采收嫩梢为栽培目标, 故应增施
氮肥, 促使茎叶繁茂, 提高嫩头产量, 并且适当追施
钾肥以增强抗病力。 注 意勿使用人粪尿追肥, 以保持豌豆苗清洁卫生。 最好进行配方施肥, 控制
氮肥用量, 在
基肥施足的基础上, 分期分批追肥。 播种后15天 左右, 第一次追肥, 每亩追施
尿素5千克, 并配合适量
氯化钾或过磷 酸钙, 促进幼苗生长。 第二次追肥, 在第二批豌豆苗收获后每亩施尿 素5千克。 第三次追肥, 在越冬后每亩施
尿素5千克。 ③ 病虫害防治 豌豆苗生长期间要严防蚜虫和潜叶蝇。 如有虫 害, 叶片卷缩变黄, 影响正常生长, 嫩梢失去食用价值。 虫害还会传 播黄顶病, 使 新 生 叶 黄 化 变 小, 皱 缩 卷 曲, 枝 条 丛 生, 最 后 植 株 枯死。 (5) 适时采收 豌豆苗从播种到采收嫩梢所需的时间依栽培季 节而异, 一般播后20~30天, 苗高15~20厘米, 有8~10片叶时开 始采收, 可连续采收5~7次。 第一次在植株主茎基部7~8节处割 下, 收顶端嫩梢, 并带1~2片尚未展开的幼叶, 多留茎节, 促使多 生侧枝, 利于以后生长。 此后可以每隔12~20天采收一次, 气温高 的季节间隔时间要短一些。 采收时宜用小刀、 剪刀等工具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