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病菌特征
稻瘟病病原为稻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有性世代为稻卵孢球腔菌,属子囊菌,一般不常见。青灰色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镜检分生孢子梗常束生,顶端产生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为鸭梨形或慈姑形,一般有2个分隔。
稻瘟病主要症状
稻瘟病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侵害水稻不同部位,造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
苗瘟一般发生在3叶期前,在芽的基部和芽鞘上先出现水渍状斑点,后变成黄褐色枯死;苗叶瘟在3叶期后叶片上出现病斑。
叶瘟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随后两头稍尖;慢性型呈梭形,两头尖,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白点型病斑为白色近圆形。
节瘟是节部最初产生褐色或黑褐色的变色部,造成白穗或谷粒不饱满。
谷粒瘟在谷壳上的病斑椭圆形褐色,中央呈白色。
稻瘟病的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谷粒、病草上越冬,种子上的病菌容易诱发苗瘟,但早稻播种时温度较低,一般苗瘟很少发生。露天堆放病草,是第2年初次浸染的主要来源。稻瘟病在多雨年份,长期深灌或冷水灌溉,土温较低,道株生长势弱;孕穗期和抽穗期缺水干旱或长期阴雨;偏施氮肥或过量集中追施速效氮肥,造成稻株生长太嫩绿或后期猛发;栽培感病品种等情况下,病害就会严重。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叶瘟发病率高,有急性型病斑出现,且破口至齐穗期与气候适宜,即早稻遇阴雨天气,晚稻遇气温20℃以下持续3天以上,或早晚雾大露重,则穗瘟有大发生可能。
稻瘟病用药
40%富士1号乳油、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乳油(可湿性粉剂)、40%克瘟散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3%稻洁(春雷霉素+三环唑)、70%甲基托布津、77%可杀得、20%丙硫米唑可湿性粉剂、三环唑与硫黄或稻瘟净复配剂。
稻瘟病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稻种应从无病田或轻病田留选,对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效果明显。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
3、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水稻抗病能力。保证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使水稻植株健康生长,配合水的管理,创造不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
4、抓住关键,适时喷药保护:稻瘟病化学防治必须确立“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苗叶瘟狠抓秧苗防治,如秧苗出现病斑,尤其是急性型病斑出现,应开始防治;叶瘟应注重保护易感病品种水稻的分蘖盛期,及时掌握病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结合气候条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穗瘟防治应注重保护抽穗期,如果孕穗期叶瘟发生普遍并迅速上升,特别是剑叶出现急性型病斑增加或叶枕瘟发病率高,天气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时,应确定防治田块,抓好
农药防治。
5、用药要点:
①遇连续阴雨,也应抓住雨停间隙抢治,只要喷后药液干燥,即使再遇雨淋,仍然有效;耕种帮提醒抢在雨前用药,效果更好。
②最后一次用药离收割天数,三环唑不少于21天,稻瘟灵不少于14天,多菌灵不少于30天。.
③防治叶瘟一般在有急性型病斑出现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特别是生长嫩绿、施肥较多,以及感病品种的稻田,近日内有雨或闷热潮湿,或多雾露重时进行。
④预防穗瘟一般在水稻破口和齐穗期,尤以破口期(80%稻穗露在剑叶苞)更为重要,如即日有雨,要抢在雨前用药;病害流行时,对生长嫩绿、叶瘟发生普遍而又感病的品种,分别在破口和齐穗期各防治1次,发病严重的田块,早稻在孕穗期、晚稻乳熟期各增加用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