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18:20 作者:李先生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易于发生番茄脐腐病。
此病喜高温、干旱环境。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座果后1个月。偏施氮肥、土壤有机质少、土壤干燥、土壤含盐量高的田块发病重。
保护地、露地均有发生,但保护地重于露地。沿海(江)的砂壤土地区和干旱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果实黑斑、腐烂,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番茄脐腐病发病规律,是缺钙及生育期间水分供应不均衡发生脐腐病。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
果实膨大期水分供应不均衡:如干旱、根系吸水能力弱时水分供应失衡,果脐部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致其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2.缺钙引起脐部细胞代谢紊乱,导致发病。即植株吸收不到足够的钙素,且没有及时得到钙的补充。通常,当果实含钙量低于0.2%时,会引起脐部细胞生理紊乱,控制水分能力喪失甚至坏死,形成脐腐。3.土壤中钙元素过于丰富,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氮肥等化学肥料使用过多,致使土壤溶液过浓而影响钙素吸收。
此病是由水分供应失调、缺钙、缺硼等原因导致的生理性病害。一般在第一果穗座果之后,植株处于生育旺盛阶段。遇干旱,特别是大棚栽培的,为预防灰霉病或菌核病的发生,采取降湿栽培措施,当叶片蒸腾需消耗大量水分,导致果实,特别是脐部的水分被叶片夺走时,造成果实内部水分失调,果实的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
是由水份供应失调、缺钙、缺硼等原因导致。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