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9 22:45 作者:李先生
小麦根腐病幼苗期发病程度主要与耕作制度、种子带菌率、土壤温湿度、播期和播种深度等因素有关。成株期发病程度取决于品种抗性、菌源量和气象条件。[。
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菌引起,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全国都有发生。为害引起小麦叶班、茎枯、穗颈枯。幼苗受侵严重不能出士而枯死。高温、多雨高湿气候发生程度明显如重。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多次侵染。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施用沤别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收后及的耕翻灭茬,减少侵染;3.采用与豆科、马玲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艺措施减轻爱害。
小麦根腐病分布很广,尤其是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更重。小麦感病后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穗部感病后,可造成枯白穗,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更大。种子带病率高,可降低发芽率,引起幼根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出苗和幼苗生长。
小麦根腐病和小麦的品种,气候以及播种的深度有关系,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籽采用农药包衣可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
小麦根腐病是由于禾旋孢菌,为害小麦幼苗。
小麦根腐病于品种,土壤,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小麦根腐病于品种土壌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在冬麦区,春季气温不稳定,小麦返青时常遇到寒流,麦苗受冻后抗病力降低,易诱发根腐病,造成大量死苗。在北方春麦区,春季多雨,土壤过于潮湿,或干旱少雨土壤严重缺水,均诱致病害加重,病苗未及出土即行枯死,或成田间严重缺苗,或虽出土,但长势很弱。在成株期,特别是小麦抽穗期以后,如有高温、多雨或多雾露,有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侵染,病害发生严重,致使叶片早枯。小麦开花期以后如持续出现高温多湿的气象条件,穗腐重,种子感病率也高。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