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2-19 21:56 作者:李先生
大豆根腐病原菌大多属于土壤习居菌,除了能以菌丝,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株体内越冬,还可在土壤中腐生,成为病害的侵染来源.环境适宜时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幼苗,引起幼苗根腐;病菌也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及人,畜或农机具的携带传播.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温度,湿度及地下害虫和栽培制度有关.土壤温度低,湿度大,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所以大豆过早播种或土壤过于潮湿的低洼地发病重.播种过深,大豆连作,也加重发病.地下害虫为害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植株.?使用除草剂除草后植株抗病力下降,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大豆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发生于出苗至开花前期。初侵染源来源于土壤中大豆病残体,病原孢子附着于种子或幼苗根上萌发侵染。发病需要较大的湿度,地势低洼发病重,灌溉可传病害并加重根腐病的发生。
病菌主要以休眠菌丝或菌核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可引起幼苗出土前发病,病菌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从气孔及次生根上的伤口侵入。土壤中的病菌被风吹雨溅到大豆上也可引起植株发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