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2-19 06:58 作者:李先生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温室番茄植株上越冬,或以厚垣孢子形式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借助风雨传播,由植株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8~22℃,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的适温为10~13℃,游动孢子容易在叶面有水膜时侵染。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3℃。因此,高湿低温,特别是温度波动较大,有利于病害流行。降雨的早晚和雨日的多少,以及雨量的大小和持续的时间,均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程度。另外,氮肥过多,栽植密度过大,保护地放风不及时等因素均可诱发病害。
、发病时期:番茄各个生育期都受该病为害,幼苗期、结果期为害最重。
西红柿晚疫病的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马铃薯上发病,在薯块中越冬。在有保护地的地区,可在秋、冬季温室中为害番茄,成为春播露地番茄晚疫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靠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遇适宜条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0摄氏度,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多雨低温天气,露水大,早晚多雾,病害即有可能流行。此外,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影响较大。一般种植感病品种,种植带病苗,偏施氮肥,定植过密,田间易积水的地块,易发病。靠近发生晚疫病棚室的地块,病害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