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8 09:01 作者:李先生
主要危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圆形至近圆形,初期病部中间褪绿,外缘淡褐至紫褐色,扩展后逐渐发展为白色,湿度大时,有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霉状物。
又称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边缘明显,大小0.5~3.5毫米,初期病部中间褪绿,外缘淡褐至紫褐色,扩展后逐渐发展为白色斑,湿度大时,有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干湿变换激烈时,病部中间易破裂,有的长出灰色霉状物。
主要危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侵入寄生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不断扩大为害。生长势弱,温暖高湿条件易发病,地势低洼、窝风、管理不善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肥充足的通风地块栽植菠菜,适当浇水、精细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3)发病初期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500倍液或1:0.5:160倍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霉灵(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2~3次。
主要为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边缘明显,大小0.5~3.5毫米,初期病部中间褪绿,外缘淡褐至紫褐色,扩展后逐渐发展为白色斑,湿度大时,有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干湿变换激烈时,病部中间易破裂,有的长出灰色霉状物。
菠菜白叶斑病又称菠菜叶斑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边缘明显,大小0.5~1毫米,初期病部中间褪绿,外缘淡褐至紫褐色,扩展后逐渐发展为白色斑,病斑扩展到2~5,感病严重时,病斑扩展相互连成一片,造成整个叶片枯死;湿度大时,有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干湿变换激烈时,病部中间易破裂,有的长出灰色霉状物。
叶片由下往上发病。病斑近或圆形,外缘褐色,至白色斑,可见灰褐色或灰色霉状物。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