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小叶黄杨叶斑病
症状
叶斑近圆形或不定形,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分界明显,后期斑面现稀疏散生的小黑点。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一类是由刺盘孢[Colletotrichumsp.]、长圆盘孢[Gloeosporiumeuony-micolusHemmi]和多毛盘孢[Pestalotiasp.]引起的炭疽病;另一类是由大茎点霉[Macrophomasp.]、叶点霉[Phyllos-tictasp.]、拟茎点霉[Phomopsissp.]引起的斑点或斑枯病。其外观病状表现颇为相似或相近,光凭肉眼观察难以准确诊断。它们均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分孢盘或分孢器)在病部和病残体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与再侵。高温多雨的年份或季节有利病菌的繁殖与传播侵染,从而有利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可喷施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亚胺唑可湿粉1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可湿粉(1∶1)15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粉800倍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