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2-11 01:34 作者:李先生
病原主要以菌核、分生孢子或菌丝在土壤内及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可存活4~5个月,越冬、越夏的分生孢子成为保护地下茬作物的初侵染源。病菌借气流、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行间走动或整枝、蘸花、浇水都可传播,发病的叶、花、果上的分生孢子,落到健株上均可引起再侵染。
病原菌以菌核、分生孢子、菌丝在土壤内及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农事操作传播,多从伤口、薄壁组织,尤其易从开败的花、老叶叶缘侵入。
菌丝在2~31℃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病菌必须在相对湿度88%~100%下才能萌发,最适萌发相对湿度为92%~95%,多从伤口、薄壁组织,尤其易从开败的花、老叶叶缘侵入。春季阴雨天较多、高湿、低温、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棚内湿度90%以上,结露持续时间长,雾大,生产上放风不及时都会引起灰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一般2~3月、11月连阴天多,出现2个发病高峰。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