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芹菜灰霉病的防治

2017-02-10 21:56 作者:李先生  

  
关于“灰霉病”的相关咨询解答 

芹菜灰霉病是近年棚室保护地发生较严重的病害。一般局部发病,开始多从植株有结露的心叶或下部有伤口的叶片、叶柄或枯黄衰弱外叶先发病,初为水浸状,后病部软化、腐烂或萎蔫,病部长出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长期高湿、芹菜整株腐烂。

一、芹菜灰霉病传播途径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萌发时产出芽管,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发病后在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二、芹菜灰霉病发病条件

本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腐生。发育适温20~23℃,最高31℃,最低2℃。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

三、芹菜灰霉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通风管理,具体作法为变温管理:即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至30℃,再开始放顶风。当棚温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5~20℃;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每次浇水后,加强管理,防止结露。

2、药剂方法: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灭霉灵粉尘667平米1kg、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600倍液。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必须用药时,要注意轮换或交替及混合施用。如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生产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霉灵(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于发病初期使用,隔14天左右再防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芹菜灰霉病:是一种针对芹菜叶片发作的真菌型病害,芹菜灰霉病(也称西芹灰霉病)是近年棚室保护地新发生的病害。

病害症状:一般局部发病,开始多从植株有结露的心叶或下部有伤口的叶片、叶柄或枯黄衰弱外叶先发病,初为水浸状,后病部软化、腐烂或萎蔫,病部长出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长期高湿、芹菜整株腐烂。

传播途径: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萌发时产出芽管,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发病后在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发病条件:本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腐生。发育适温20~23℃,最高31℃,最低2℃。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11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

耕种帮农业种植技术解答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