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2-08 12:06 作者:李先生
为害叶片、茎和荚果。患部表面初现白色粉斑,粉斑扩大后融合,叶面可全部被白粉覆盖,后期在粉斑上可见针头大的小黑粒即闭囊壳。本菌侵害幼嫩器官易导致其变形,呈折合、肥肿或皱缩。幼荚变畸形,发育受阻,结实不良。
蚕豆白粉病一般在潮湿、多雨或田间积水、植株茂密的情况下易发病。
以闭囊壳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散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经多次重复侵染,扩大为害。在潮湿、多雨或田间积水、植株生长茂密的情况下易发病;干旱少雨植株往往生长不良,抗病力弱,但病菌分生孢子仍可萌发侵入,尤其是干4湿交替利于该病扩展,发病重。
白粉病病发主要为害蚕豆叶片、根茎和荚果。患部表面初现白色粉斑,粉斑扩大后融合,叶面可全部被白粉覆盖,后期在粉斑上可见针头大的小黑粒即闭囊壳。患病后幼荚变畸形,呈折合[或皱缩,发育受阻,结实不良。
蚕豆白粉病,及时防治病虫害。
蚕豆白粉病,一般在潮湿、多雨或田间积水、植株密度过大的情况下易发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