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插秧后影响水稻返青分蘖的主要原因?

2024-05-18 19:38 作者:李先生  

插秧后影响水稻返青分蘖的主要原因?

一、影响分蘖的因素

1.分蘖发生与秧苗营养状况有关:秧田期由于播种较密,养分、光照不足,基部节上的分蘖芽大都处于休眠状态。拔节以后生长中心转移,上部节上的分蘖芽也都潜伏而不萌发,所以一般只有中位节上的分蘖节可以发育。秧苗营养充足,生长粗壮,移栽质量保证,低位蘖多,成穗率高。

2.分蘖发生与温度有关: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停止生长发育。

3.分蘖发生与光照有关:在自然光照下,水稻返青后3天开始分蘖;自然光照为50%时,返青后13天开始分蘖;当光强降至自然光照强度的5%时,分蘖不发生,主茎也会死亡。

4.分蘖发生与水分有关:分蘖发生时需要充足的水分。在缺水或水分不足情况下,植株生理功能减退,分蘖养分供应不足,常会干枯致死,这就是“黄秧搁一搁,到老不发作”的原因。此外,水稻分蘖还与品种特性有关,不同品种分蘖力有差别。

二、分蘖期管理

本田分蘖的发生,经历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过程。当全田有10%的苗出现分蘖时,称为分蘖始期;分蘖增加最快时,称为分蘖盛期;全田分蘖数达到最多时,称为最高分蘖期;到全田总茎数和最后穗数相等时,称为有效分蘖终止期;以后称为无效分蘖期。


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营养体,是营养生长主要时期和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管理主要是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控制无效蘖,最高分蘖期时能达到正常的“拔节黄”,为丰产打下基础。

1.早施、适施分蘖肥:

在返青至分蘖期间施用的分蘖肥,一是要早,一般要求在插后3~7天完成,以促进早分蘖,并提高成穗率;水稻分蘖期的施肥措施是否合理,是决定水稻后期是否倒伏的关键。

水稻进入分蘖期后,生长速度加快,如果分蘖肥施用不合理,致使大量无效蘖增加、叶片披露、过早封行,因通风透光差,使得茎叶柔软。水稻植株基部节间的长短和粗细直接影响着品种的抗倒能力,而分蘖期正是水稻植株基部节间伸长时期。在分蘖盛期氮肥过多,植株基部节间过长,茎秆壁变薄,植株高度增加,降低了抗倒力,抽穗以后遇雨又刮大风,往往易造成倒伏。故分蘖期要注意早施、适施分蘖肥。

2.浅水勤灌、适当晒田: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3厘米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可结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有明显作用。

3.防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分蘖期除草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轻大量繁重劳动。分蘖期还要防治病虫害,病害主要有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有潜叶蝇、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增加寒地水稻有效分蘖率? 下一篇:稻田水绵的危害和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