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枯萎病怎么防治?大豆枯萎病有什么形态特征?

2024-05-18 12:06 作者:李先生  

  大豆枯萎病是系统性侵染的整株病害,染病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至黄褐色萎蔫,剖开病根及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后期在病株茎的基部溢出桔红色胶状物,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

  大豆枯萎病发病原因

  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

  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2.2.3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易发病;连阴雨过后猛然骤晴发病迅速,可引起大面积萎蔫死亡。

  大豆枯萎病形态特征

  有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平直或略弯,具隔膜3~6个,多3~4个,顶胞稍尖,有脚胞或无;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具1个分隔或无,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大小5~12.5×1.5~3.5(μm)。厚垣孢子分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前者直径8~12μm,椭圆形的大小7~10×5~7.5(μm),厚垣孢子单个顶生或串生在菌丝中间。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能在土中营长时间的腐生生活。病菌借助灌溉水、农具、施肥等而传播,从伤口或根冠部侵入,在维管束组织的导管中繁殖,并向上扩展。病菌发育适温为27~30℃,最适pH值5.5~7.7。发病适温为20℃以上,最适宜温度为24~28℃。在适温范围内、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

  大豆枯萎病防治技术

  种子灭菌: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播种。

  拌种剂: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杀灭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害虫传毒、传菌途径。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豆猝倒病怎么防治?大豆猝倒病发病条件 下一篇:大豆为什么会有立枯病?立枯病用什么药最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