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花形多变,花期长(从春季到秋季),香气浓郁。它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之一。百合不仅适合盆栽观赏,也适合作切花作地栽。地下鳞茎还可作食品和药物。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日本·韩国等地。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质深厚·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生长于中性土壤。种植百合宜选择北方向阳·避风的地方,南方选择稍阴凉的地方。最佳播种时间为8-9月。定植前一个月施足基肥,深耕土壤。堆肥和草木灰可作基肥。栽植要深些(一般为球茎直径的3-4倍),以便根茎吸收养分。北方种植过浅,冬季易受冻害,影响根系和小鳞茎的生长。生长期不宜中耕除草,以免损伤根茎。如果可能的话,在种植地面上撒一些木屑进行土壤覆盖。这样,既可以防止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保存水分,降低土壤湿度,有利于鳞茎的发育。盆栽宜在9-10月进行。栽培土宜以腐殖质土·沙土·园土按1:1:1的比例混合,盆底施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作基肥。种植深度一般为球茎直径的2-3倍左右。百合对肥料要求不高,一般在初春·早花期施肥即可。国外一些栽培者认为,百合对氮·钾肥的需要量较大,生长期应每隔10-15天施一次,磷肥的供应量应有限制,因为磷肥过多会造成叶片落叶。变黄。磷肥可在花期施1-2天。为使鳞茎饱满,开花后应及时剪除残花,减少养分消耗。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湿润即可,但在生长旺季和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浇水,并经常在花盆周围洒水,以改善空气质量。湿度。盆土不能太湿,否则鳞茎容易腐烂。盆栽百合一年换一次,更换新的培养土和基肥。另外,生长期每周翻盆一次。否则植株容易过长,影响美观。 8·如何养殖百合?百合是我国的特产。由于具有较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在国际花卉市场上销量很大。因此,提倡大力养殖是值得的。百合的繁殖方法有播种·分株·鳞插·分芽4种,可根据需要选择一种。 (1)播种繁殖:播种属于有性繁殖,主要用于育种。方法是:秋季收获种子,贮藏,待来年春季播种。播种后约20-30天发芽。苗期要适当遮光。秋季地下部分已形成小球茎,可挖出分植。种苗播种因种类不同,有的3年开花,有的则需培育多年才能开花。因此,这种方法不宜家庭使用。 (2)小球茎的划分方法;如果需要繁殖一种或几种植物,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老鳞茎的茎盘周围通常长有一些小鳞茎。 9-10月采收百合时,可将这些小鳞茎分离,埋于室内沙土中过冬。第二年春天在盆栽。栽培至第三年9-10月,可长出大球茎,培育成大株。这种方法繁殖量小,只适合家庭盆栽繁殖。 (3)鳞片切割法:此法可用于中等尺寸的复制。秋季挖出鳞茎,将老鳞上饱满厚实的鳞片一一折断。每片鳞片基部要有一小部分茎盘,阴干,然后剪成装满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浅木箱中,让2/3的鳞片插入基板,并保持基板在一定的湿度。在20度左右的情况下,大约1个半月,鳞片就会在伤口处生根。冬天的湿度要保持在18度左右,河沙不要太湿。栽培至次年春季,鳞片能长出小鳞茎,分株栽于盆中,精心管理。经过3年左右的栽培,即可开花。 (4) 分珠法:分珠法只适用于少数品种。百合花·黄铁炮等百合花,常采用这种方法。方法是:将小球茎(又称地上茎叶腋处形成的“球茎”,夏季球茎已长满但未脱落时)取下栽培。
从长成大球茎到开花,一般需要2-4年。为了促进多个小珠芽的繁殖,植株开花后,可将地上茎淹没,浅埋入土中。地上茎可分成小节,每节3-4叶,茎节可浅埋于湿沙中。能长出小珠芽。 9·百合的常见病害有哪些?如何预防?百合常见的几种病害有:百合花叶病·鳞茎腐烂病·斑点病·叶枯病等。 (1)百合花叶病。本病又称百合潜伏花叶病。发病时叶片出现不均匀的褪绿斑或死斑。受害植株矮小,叶缘卷曲,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纺锤形淡褐色病斑。变形花,不易开。防治方法: 选用脱毒种球保存种子; 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 及时拔除病株。 (2)斑病。初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小的变色斑点,逐渐扩大为边缘黑褐色的褐色斑点。以后病斑中央出现许多小黑点,严重时整叶变黑枯死。防治方法:摘除病叶,用65%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喷一次,防止蔓延。 (3)球茎腐烂病。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变褐腐烂。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浇50%镝300倍液。 (4)叶枯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多发生在下部叶的叶尖和等级。发病后眼部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病灶。因品种不同,病斑呈淡黄色至灰褐色。严重时,整片叶子枯死。防治方法: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管理;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用1%当量波尔多液或50%妥善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一次,连喷3-4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