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1 19:43 作者:李先生
丁香叶斑病也称为丁香枯萎病。丁香枯病发生于欧美等地,日本也有报道;该病在我国的分布非常有限。目前东北各地均有发病,安徽·北京等地也时有发生。在易感植物中,叶子变色并略微卷曲。病害严重时,全株叶片枯萎扭曲,似有火烧。严重降低观赏价值。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小枝·花蕾和果实。发病初期,受害叶片上出现淡绿色圆形斑点,斑点中心逐渐变成褐色而枯死。随后,病灶中心变为灰白色,周围形成黄色晕圈。圆形病灶继续发展,其边缘延伸出一条或多条褐色线与其他小斑点相连,形成星形。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进一步扩大,可扩展至全叶的1/3-1/2。最后,叶子被烧焦变形。病害严重时,全株叶子焦焦卷曲,犹如着火一般。受感染的枝条产生黑色条纹,枝条的一侧变黑。被感染的花蕾完全变黑并扭曲。致病病原体是属于假单胞菌属的细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被感染的叶·枝中越冬。次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菌通过裂殖繁殖,借雨水传播,从寄主的伤口或气孔侵入叶片,再由叶片传播到枝条上感染寄主。当丁香抽出新芽时,症状最为明显;苗木和大苗对该病敏感,发病重。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地势低洼·易积水的苗圃,往往病害严重。氮肥过多,促使植株过度生长,密植通风不良,或植株生长弱,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紫丁香品种的抗病性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紫色花的丁香花和白色花的丁香花抗病,朝鲜花的丁香花更易感病。据报道,丁香种子可能会感染细菌。防治方法引进品种时,要严格检疫,严禁将病害带入无病区。 加强养护管理,及时排水,确保雨后地面无积水。结合修剪,去除病枝或过于密集的枝条。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施肥。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1:1:160波尔多液,或在灌木下撒漂白粉或硫磺粉,用量100g/株。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