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油桐褐边绿刺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024-05-11 12:25 作者:李先生  

北方有1代,河南及长江下游有2代,江西有3代。它们都在蛹前的茧内越冬,结茧处在干燥基部的浅土层或枝条上。第一代区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期,6月下旬至9月为幼虫期。 8月为害最严重,8月下旬至9月下旬逐渐成熟。并多入土作茧越冬。二代区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 6-7月出现第一代幼虫,8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第二代幼虫出现于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发生。十月上旬在枝条上成熟或在土中结茧越冬。成虫夜间活动并具有趋光性。数十颗卵呈鱼鳞状排列成块状。它们大多产于叶背主脉附近。每雌产卵150多个,产卵期7天左右。

幼虫共8龄,少数9龄,1-3龄聚集,4龄后逐渐散去。天敌为紫极蜂和寄生蝇。

成年体长16mm,翼展38-40mm。触角棕色,雄性细齿,雌性丝状。头·胸·背绿色,胸背中央有一条褐色纵线,腹部灰黄色。前翅绿色,基部有大片黑褐色斑点,外缘有灰黄色宽条带,带上有散布的黑褐色小点和细横纹,带内缘有深褐色波状细纹。后翅灰黄色。

卵扁椭圆形,长1.5毫米,淡黄白色。

幼虫体长25-28mm,头小,体短粗,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色至绿色,前背板盾上有1对黑色斑点,胸中部至第8腹有4个瘤状突起节,上部黄色刺状毛束,第一腹节背面的毛状瘤各有3-6根红色毛状毛;腹部末端有4个毛瘤,簇生有蓝黑色刺,呈球形。顶线为绿色,两侧有深蓝色斑点。

蛹长13毫米,椭圆形,黄褐色。

茧长16毫米,呈椭圆形,深褐色,似树皮。

(一)农业防控。

结合林业管理措施,在秋冬季节采茧,在幼虫成群为害期间人工捕杀。捕杀时要注意幼虫的毒毛。

(2)根据成虫趋光性,用黑光诱杀。

(3) 保护和释放寄生蜂。

(4)化学防治。

幼虫期可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和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路南区树木“换衣”防虫越冬 下一篇:桧柏的锈病及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