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1 11:38 作者:李先生
花卉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常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常量元素是指C·H·O·N·P·S·K·Ca·Mg等9种元素;微量元素是指铁·锰·铜·锌·硼·钼·氯等7种元素。所需量极少,多了会中毒。
营养元素缺乏指标: 1.症状出现在叶·茎或叶柄上——-2 缺乏影响开花或座果——-13 生长情况多种多样,有的植株正常,有的叶缘枯死,有的生长很慢, ———酸碱危害2.新叶先发症状———3 老叶先受害或全株受害———9 3.新叶黄化—— —4 黄化不是主要特征,生长点枯死或贮藏器官受到影响——-8 4.叶片鲜绿,然后生长点变黄,弱,细长。多发生于有机质含量低的酸性·淋溶·沙质土壤———缺硫不表现出一致的黄化———5 5·叶片枯萎·失绿,然后坏死———缺铜萎蔫·坏死不是主要症状——— 6 6. 叶脉间出现明显的黄白色,甚至叶脉缺绿。老叶很少出现症状,一般不坏死,但在钙质土壤中多见———缺铁黄化或白化不明显,叶脉保持绿色——-7 7. 叶脉失绿不明显,出现不规则斑点叶脉间,失绿甚至变成褐色·透明或干枯,老叶较晚出现症状。常发生在ph6土壤中———缺镁叶片异常变小或枯死,节间变短———缺锌8.组织脆弱,新展开的叶片枯死或扭曲,甚至生长点死亡。节间变得更短,尤其是在枝条的顶部。最有可能发生在高度浸出的酸性土壤或含有游离石灰的有机土壤上—— - 缺硼脆弱的组织不是主要症状。通常生长点受损或枯死,刚从生长点长出的叶片边缘先变褐或干枯,老叶仍保持绿色。通常发生在酸性·高度淋洗的沙质土壤上———缺钙9. 植株出现失绿———10 失绿不是主要症状———12 10. 叶脉间或叶缘间失绿———11 普遍失绿,轻度绿色至黄色,全株变黄,生长迅速受限,老叶脱落。最常发生在低温下的高度淋洗土壤或高有机质土壤中——-缺氮11,边缘缺绿或褪绿斑点融合。一些品种的叶脉间组织呈淡黄色褪绿,另一些则呈红紫色至枯死,幼叶受持续胁迫影响,褪绿组织枯死·变脆·向上弯曲。症状通常发生在生长季节的后期。多发生在酸性·浸出率高的沙质土壤或钾·钙含量高的土壤中。 ———缺镁脉间萎黄,早期症状与缺氮相似。叶缘变得皱缩或卷曲,随着萎黄病的继续,新叶出现症状。通常发生在酸性土壤或高度淋溶的碱性土壤中——-缺钼12,叶缘褐变,干烧或干斑(可先小后长)。边缘棕色,杯状向下,生长受限,可能出现枯枝,轻度症状从未成熟的叶子开始,然后是老叶子,最后是新叶子由于钾转移到发育中的储存器官而导致的症状更可能发生在生长季节的后期.常发生在高度淋溶的酸性土壤或有机土壤中(因钾被固定) ———缺钾叶片呈深绿色·蓝绿色或红紫色,尤其是下部叶片和中脉,叶柄也可变成紫色,可注意生长受限———缺磷稍有水分胁迫先端小叶枯萎,枯萎部分变成古铜色,最后枯死———缺氯13·果实出现粗糙·开裂或有斑点,开花大大减少,易发生在酸性土壤·含游离钙的有机土壤和高淋溶土壤中———缺硼裂纹或粗糙不是主要症状,果实在花的末端出现水浸斑,内陷,黑色或坚硬,一般发生在酸性和高度浸出的土壤中—— - 缺钙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