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1 10:28 作者:李先生
1·症状:霜霉病为害叶片·嫩梢·花梗和花朵。初期叶片出现不规则的淡绿色斑点,后扩大为黄褐色和紫色,再变为灰褐色,边缘较深,与健康组织无明显分界。最终,叶子扭曲变形。天气潮湿时,叶背病斑可见一层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小叶常变黄,有的病斑紫红色,中心灰白色,与农药害·化肥烧伤相似。新梢和花朵受害时,病斑与叶片相似,但新梢上的病斑稍凹陷。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新芽枯死。 2·病原体:玫瑰霜霉病是由真菌(Peronospora sporsa Berk)中的一种玫瑰霜霉病引起的。真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的形式在患病组织中越冬。在气温低·相对湿度大·植株表面有水滴的情况下,易发生和传播病害。温室通风不良·植株过密·湿度大·施氮肥过多时,病害严重。 3·发病规律:真菌以卵孢子越冬·夏季越冬,以分生孢子侵染。孢子的发芽温度为1-25,最适18,高于21时发芽率下降,26以上则完全不发芽。孢子在下24小时内死亡,孢子传播需要100%的空气湿度,孢子萌发需要水滴,温度为10-25。露地栽培多发生在雨季,主要发生在3-4月和9-10月的温室内。在温室里。苗床密实,通风不良,潮湿,氮肥过多时病重。 4·防治方法:避免高温高湿,减少叶片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开窗通风;使用20,000倍代森锰锌; 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锌作防治,但后者易污染叶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