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喷洒农药的适宜温度为20至30。温度过低,不利于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温度过高,雾滴蒸发快,药物分解快,防治效果降低。当气温超过35时,园艺作物新陈代谢旺盛,气孔张开。此时,如施硫剂·油皂·除草剂等,很容易进入农作物造成药害,也容易造****身中毒事故。因此,最好在上午11点之前和下午四五点之后申请。 2·湿度较高的湿度一般会降低药效,但有利于喷粉附着在作物茎叶上,药效会明显提高。但露水过重,药剂容易随叶面的露水流失,造成浪费。一般来说,较湿润的土壤能更好地吸收农药,增加农药与害虫接触的机会,提高防治效果。 3·降水和雨水会使农药流失,所以施药应在晴天进行,喷药后一两天内最好不要下雨。雨季需要施药时,可在农药中加入粘合剂和助剂,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和速效性农药,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也可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药剂浓度高,雾滴细,不易被作物粘住,减少损失。 4·有些农药在光照下容易分解。如辛硫磷在光照下3天内可完全光解分解;另外,强光下,植物新陈代谢旺盛,气孔开放,农药易对作物造成药害,不宜在炎热的正午施药。地老虎等夜行性害虫只在夜间出没,宜在阴天或傍晚施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5·喷洒·喷洒·熏蒸使用风时,风的水平运动会造成药剂流失或分布不均,因此应选择无风或小风的天气进行喷洒。喷药时应站在上风处,以防发生中毒事故。同时注意下风向情况,防止药物对其他园艺作物造成危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