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杨树烂皮病及其防治

2024-05-10 22:58 作者:李先生  

杨腐病:别名白杨腐病

症状发生在树干和枝条上,表现为干腐病和枯枝病两种。

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和分枝上。初期病部呈黑褐色水肿样斑点,皮质组织腐烂软化。斑点失水后,树皮皱缩下沉,有时开裂,边缘呈明显的黑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状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湿润时从分生孢子器上挤出橙红色盘绕的丝状角。在适宜条件下,病痂迅速扩大,当病痂围绕树干一周时,上部死亡。病斑皮层变成黑褐色并腐烂,有时达木质部,易从木质部剥落。当环境条件有利于树木生长时,抗病性提高,病斑周围可长出愈伤组织,阻止病斑扩大。

枯枝型主要发生在1-4年生的幼树或大树的枝条上。发病部位初期呈深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部在枝条周围迅速扩大一周时,上部死亡。此后,枯枝上散落许多小黑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致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无菌丝在病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季,温度(10-15.2)和湿度(60%-80%)适宜时,分生孢子产生并蔓延。孢子萌发并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宿主组织。潜伏期为6-10天。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新皮损形成,旧皮损继续扩大。发病高峰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10月停止发展。杨树腐皮病的两种病原真菌为弱寄生虫,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弱的树木。病菌首先生活在各种伤口或薄弱部位,逐渐渗入活组织。树皮含水量与发病密切相关,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真菌可长期在枯树上过腐生生活。凡是不利于杨树生长的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条件·约束·粗放经营,以及其他削弱树木生长的病虫害等,都可能导致该病害的发生。

病害严重的大树可刮除喷药,防治重点病害。其余同杨树溃疡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桂花主要病害 下一篇:牡丹切花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