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朝鲜球坚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024-05-10 22:44 作者:李先生  

成体:雌性身体近球形,长4.5mm,宽3.8mm,高3.5mm。正面及侧面上部凹陷,背面近乎垂直。壳早期软黄褐色,后期硬化红褐色至黑褐色,表面有极细的蜡粉,背中线两侧有细小的纵向不规则小凹坑,壳缘与枝条接触处有白色蜡粉。雄性体长1.5-2毫米,翼展5.5毫米。头部和胸部为红褐色,腹部为淡黄褐色。触手丝状,具黄白色短毛。前翅白色半透明,后翅特化为平衡杆。刺基部两侧各有一根长长的白色蜡丝。

卵:椭圆形,长0.3mm,宽0.2mm,有白色蜡粉,初白色,渐粉红色。

若虫:刚孵出的若虫呈长圆形,扁平,长0.5mm,浅褐色至粉红色,被白色粉末覆盖;触角是丝状的,有6 个节段;眼睛是红色的;腿部发达;身体背面可见10节,腹面13节,腹面2节有两个小突起,各有一根长毛。固定后,从体侧分泌出弯曲的白色蜡丝,覆盖在体背上,不易看到虫体。越冬后进行雌雄分化,雌虫体椭圆形,背部呈半球形,淡黄褐色,具数条紫黑色横纹。雄性细椭圆形,背部微隆起。只有雄性有蛹。

蛹:长1.8毫米,红褐色;茧长椭圆形,灰白色半透明,背面扁平微拱,具2条纵槽和数条横棱,末端有1条横缝。

每年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被蜡被覆盖。三月中旬,它们会从蜡被里出来,另寻定点,然后雌雄分化。雄若虫在四月初开始分泌蜡茧化蛹。 4月中旬开始羽化交配,雌虫交配后迅速膨胀。 5月中旬左右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性一般产卵一千多个。卵期约7天。 5月下旬至6月初为潜伏期高峰。刚孵出的若虫散落到枝叶背面为害,叶前叶上的虫又转回枝条上。叶痕·裂缝居多。此时若虫发育非常缓慢,越冬前蜕一次皮。 10月中旬以后,2龄若虫在蜡被下越冬。男女比例为3:1。雌性寿命约2天,可与数只雌***配。未交配的雌性产下的卵也可以孵化。全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破坏高峰期。 (1)加强综合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2)剪掉介壳虫严重的枝条,放于空地上,待天敌飞出后焚烧。也可扫除枝条上密密麻麻的介壳虫。

(3)天敌的保护和释放。主要天敌为黑缘红瓢虫和寄生蜂。

(4)化学防治在若虫分散转移时效果最好,昆虫睾丸的抗药性最弱。可用40%乐果乳油500-1000倍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80%敌敌畏乳油800倍,25%亚胺磷或杀虫剂30%苯溴磷等400-600倍乳油, 50%道风散乳油1500-2000倍。也可用矿物油乳液,含油量夏秋季为0.5%,冬季为3%-5%,或夏秋季用松节油合剂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如化学农药矿物油乳剂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对有蜡质分泌物或蜡壳者也有效。松脂混合物的比例为烧碱2:松香3:水10。

具体药剂:黄芩对介壳虫的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成虫用800-1000倍液,防治幼虫用1000-1500倍液。一般一次使用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薄荷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下一篇:球根鸢尾根腐病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